放射状镍基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0371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射状镍基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该前驱体的整体形态为一次晶粒团聚形成的二次球,其内部具有疏松多孔的网状结构内核,外部具有均匀规则的条状一次晶粒,条状晶粒垂直于内核表面向外生长,呈放射状紧密排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前驱体结构更适用于高功率电源正极材料,因为在正极材料的制备过程中这种内部疏松结构更容易在中心形成空隙,有利于扩大活性物质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中空结构和放射状晶粒的结合缩短了Li离子在材料内传递的路径,在宏观结构上能够缓解颗粒体积膨胀收缩带来的形变应力,更有利于提高电池材料的循环性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放射状镍基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正极材料前驱体
,具体涉及一种放射状镍基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全球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发展迅速,2015年全球广义新能源电动汽车销量达150万辆,到2020年销量约为500万辆,2021年、2022年新能源电动汽车销量预测将分别达到600万辆、800万辆,同时将对动力电池的需求量不断增大。锂离子电池由于其体积小,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的特点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中广泛应用。虽然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纯电动汽车(EV)的续航历程正在不断加大,但是由于其充电时间较长,人们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里程焦虑问题。在目前阶段,发展混合动力汽车(HEV)或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以及快充技术是解决电动车里程焦虑问题的重要解决办法。在混动系统中电池并不是连续工作,而是在某些工况下快速充电、快速放电,提供高功率的输入和输出。这对锂离子电池的功率性能、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为了满足这种要求,就需要锂离子电池内的正极材料与电解液具有更大的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状镍基前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体的整体形态为一次晶粒团聚形成的二次球,其内部具有疏松多孔的网状结构内核,外部具有均匀规则的条状一次晶粒,条状晶粒垂直于内核表面向外生长,呈放射状紧密排列;前驱体的化学式为Ni
x
Co
y
Mn
z
M
(1

x

y

z)
(OH)2,其中0.5≤x<1,0≤y≤0.5,0≤z≤0.5,M为掺杂元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状镍基前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体的平均粒径为3

1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状镍基前驱体,其特征在于,前驱体的内核部分占整个前驱体颗粒直径的1/2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状镍基前驱体,其特征在于,M为Al、Mg、W、Zr或Ti中的一种或几种。5.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状镍基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向第一反应釜中加入金属溶液、碱液和氨水,在加热和搅拌下进行反应,期间控制pH在9

12范围内上下波动,并控制反应体系内氨水的浓度为0

5g/L,持续进液直至颗粒粒度达到晶种目标值,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权李长东阮丁山蔡勇刘更好林弘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邦普汽车循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