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高承载行星滚柱丝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0332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型高承载行星滚柱丝杠,包括一体式螺母套筒(1)、丝杆(2)、滚柱(3)、第Ⅰ行星架(4)、第Ⅱ行星架(5)、内齿圈(6)、挡圈(7)、内齿圈螺钉(8)、挡圈螺钉(9)。一体式螺母套筒(1)将原有套筒与螺母合为一体,去掉了第Ⅰ挡圈和第Ⅰ内齿圈,一端由第Ⅰ行星架(4)保证各个滚柱(3)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另一端由第Ⅱ行星架(5)和内齿圈(6)保证各个滚柱(3)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一体式螺母套筒(1)、丝杆(2)、滚柱(3)上的螺纹牙形状采用4段圆弧的螺纹牙形。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显著降低重量和体积,能够在大负载工况下高效率工作,同时避免了在盐雾、湿热恶略环境下生锈、腐蚀、卡死的问题。卡死的问题。卡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高承载行星滚柱丝杠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伺服传动机构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机电作动器,并且能够在狭窄空间、大负载工况和盐雾湿热环境下工作的行星滚柱丝杠。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滚珠丝杠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领域机电作动器中,实现推动飞行器舵面偏转。行星滚柱丝杠依靠着其高刚度、高承载、高可靠性和长寿命等优点,正在逐步替代传统滚珠丝杠。原有的行星滚柱丝杠包括:套筒、螺母、连接螺钉、丝杆、第Ⅰ挡圈、第Ⅰ内齿圈、第Ⅰ内齿圈螺钉、第Ⅰ行星架、滚柱、第Ⅱ挡圈、第Ⅱ内齿圈、第Ⅱ内齿圈螺钉、第Ⅱ行星架和挡圈螺钉。传动原理是:丝杆输入转速和扭矩,通过丝杆外表面螺纹、滚柱外表面螺纹和螺母内表面螺纹三者之间组成螺纹滚动式传动,最终由螺母输出直线速度和推力。
[0003]原有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局限:a)为方便第Ⅰ挡圈、第Ⅰ内齿圈、第Ⅰ内齿圈螺钉的安装,套筒和螺母设置成为两个单独零件,两者相互嵌套并通过连接螺钉连接,这使得其径向尺寸偏大、总重量较重,进而增加机电作动器的体积和总重量,不利于机电作动器小型化和高功率密度的实现;b)丝杆外表面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高承载行星滚柱丝杠,包括套筒、螺母、丝杆(2)、第Ⅰ行星架(4)、第Ⅱ行星架(5)、滚柱(3)、内齿圈(6)、挡圈(7)、内齿圈螺钉(8)、挡圈螺钉(9),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与螺母为一体式螺母套筒(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高承载行星滚柱丝杠,其特征在于,一体式螺母套筒(1)包括细牙螺纹(10)、套筒结构(11)、退刀槽(12)、导向方键(13)、内齿圈安装螺纹孔(14)、螺母传动螺纹(15);细牙螺纹(10)与外部负载连接;套筒结构(11)用于容纳丝杠(2)轴向移动;退刀槽(12)用于容纳第Ⅰ行星架(4);导向方键(13)安装在机电作动器壳体的方槽内,防止一体式螺母套筒(1)沿轴向旋转,引导其沿轴向前后移动;内齿圈安装螺纹孔(14)提供内齿圈(6)安装接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型高承载行星滚柱丝杠,其特征在于,丝杆(2)包括减重孔(16)、丝杆传动螺纹(17)、支撑轴承安装结构(18);其中减重孔(16)为中空结构;支撑轴承安装结构(18)用于安装一对止推轴承;滚柱(3)的两端一端设有第Ⅰ安装柱(19),另外设有第Ⅱ安装柱(22)和齿轮螺纹结构(21),第Ⅰ安装柱(19)与第Ⅰ行星架(4)上的第Ⅰ滚柱安装孔(26)配合,第Ⅱ安装柱(22)与第Ⅱ行星架(5)上的第Ⅱ滚柱安装孔(27)配合,齿轮螺纹结构(21)与内齿圈(6)上设有的内齿轮(25)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帅黄建段小帅肖中卓霍希建李勇刘天龙王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