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涵道式空气/流体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布置有这种交换器的涡轮风扇发动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涵道式涡轮机的次级空气/流体热交换器、一种配备有该交换器的涡轮机以及用于制造该交换器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作为提醒,将参照附图1简要地回顾涵道式涡轮机的结构。
[0003]在该图上可以看到涵道式双轴涡轮机1,该涡轮机在空气的流通方向上、即从上游(图中左侧)到下游(图中右侧)相继地具有空气入口10和风扇11,该风扇一方面输出主空气路径12中的空气,另一方面输出次级空气路径13中的空气。术语“空气路径”被理解为表示空气流流通所通过的空间。
[0004]涡轮机的纵向轴线被表示为X
‑
X
’
。
[0005]在主空气路径12中流通的空气流相继地穿过低压压缩机14a、高压压缩机14b、燃烧腔室15、高压涡轮16a以及低压涡轮16b。
[0006]此外,在次级空气路径13中流通的次级空气流在穿过一系列的OGV导向叶片17(OGV表示出口导向叶片,Outlet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次级空气/流体热交换器(2),所述次级空气/流体热交换器用于涵道式涡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空气/流体热交换器包括:外环(3),所述外环为环形的,具有两个壁,所述两个壁分别被称为“内壁”(32)和“外壁”(31),内环(4),所述内环为环形的,与所述外环(3)同心,一系列的OGV导向叶片(5),所述一系列的OGV导向叶片将所述外环(3)连接到所述内环(4),以及回路(6),所述回路用于使所述流体流通,其特征还在于,两个环(3,4)界定了次级空气路径,所述流体流通回路(6)形成在所述外环(3)的在所述外环的内壁(32)和外壁(31)之间的厚度中以及形成在所述OGV导向叶片(5)中的至少一个OGV导向叶片的厚度中,该流通回路(6)在其相应的端部处通向入口孔(34)和出口孔(35),所述入口孔和所述出口孔穿过所述外环(3)的所述外壁(31)而形成,并且所述两个环(3,4)、所述OGV导向叶片(5)以及所述流体的流通回路(6)是一体的,所述热交换发生在所述流体和在所述次级空气路径中流通的所述次级空气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多个冷却突片(7),所述多个冷却突片仅在该内壁(32)和所述内环(4)之间的距离的一部分上从所述外环(3)的内壁(32)沿所述内环(4)的方向突出,这些冷却突片(7)被布置在所述内壁(32)的所述圆周的在所述OGV导向叶片(5)之间的至少一部分上,并且所述冷却突片(7)与所述外环(3)的所述内壁(32)是一体的。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OGV导向叶片(5)中的至少一个OGV导向叶片具有两个隔板,所述两个隔板分别被称为“第一隔板”(51)和“第二隔板”(52),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在其各自的上游端部(511,521)处和其各自的下游端部(512,522)处相接,中间分隔件(53)在这两个隔板(51,52)之间从所述外环(3)的外壁(31)突出,该中间分隔件(53)在比所述隔板(51,52)的高度小的高度上从所述第一隔板(51)和所述第二隔板(52)各自的上游端部(511,521)一直延伸到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各自的下游端部(512,522),以形成弯道部,所述弯道部使得能够将在所述流通回路中流通的流体从第一空间(61)引导朝向第二空间(62)、然后朝向第三空间(63)并且最终朝向所述第一空间(61)的另一部分,所述第一空间在所述OGV引导叶片的上游处、位于所述外环的内壁和外壁之间,所述第二空间形成在所述第一隔板(51)和所述中间分隔件(53)之间,所述第三空间形成在所述中间分隔件(53)和所述第二隔板(52)之间,所述第一空间的另一部分在该同一OG...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