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0267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降低流过控制电路板的EMC噪声电流的功率转换器。电力转换装置(1)具备半导体模块(52)、电容器(51)、控制电路基板(45a)、连接半导体模块(52)和电容器(51)的正极侧母线(41)、负极侧母线(42)、与控制电路基板(45a)的接地部电连接且层叠控制电路基板(45a)的基座(33)、与基座(33)电连接且在基座(33)和控制电路基板(45a)的层叠方向上延伸的导电部(35),正极侧母线(41)、负极侧母线(42)绕过导电部(35)而与半导体模块(52)连接。(42)绕过导电部(35)而与半导体模块(52)连接。(42)绕过导电部(35)而与半导体模块(52)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力转换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混合动力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等车辆中,搭载有马达驱动用的逆变器、从商用电源对高电压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器、以及对辅机蓄电池进行供电的DCDC转换器等各种电力转换装置。马达驱动用的逆变器等电力转换装置具有在金属壳体内收纳了如下器件的结构:使直流电平滑化的电容器、具有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电力转换电路部的半导体模块、将电容器和功率模块与直流电源连接的母线。
[0003]作为这样的电力转换装置的一例,公知有如下结构:在功率模块的上方配置控制电路基板,在功率模块的侧方配置电容器,通过与直流电源连接的正极侧母线以及负极侧母线连接电容器和功率模块。正、负极侧母线由树脂一体化,分别与功率模块的正极侧端子或负极侧端子连接。正、负极侧母线与功率模块的正、负极侧端子的连接部在接近控制电路基板的位置上,直接与控制电路基板相对配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2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8
‑<br/>27000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半导体模块,其具有电力转换电路部;电容器,其使直流电平滑化并提供给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控制电路基板,其具有控制所述电力转换电路部的控制电路,并与所述电容器分离配置;连接导体,其连接所述半导体模块和所述电容器;基座,其与所述控制电路基板的接地部电连接,与所述控制电路基板层叠;以及导电部,其与所述基座电连接,在所述基座和所述控制电路基板的层叠方向上延伸,所述连接导体绕过所述导电部而与所述半导体模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和所述基座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与所述基座和所述控制电路基板的层叠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具有与所述控制电路基板层叠的支承部,所述控制电路基板配置在所述支承部的层叠方向的一侧,所述半导体模块配置在所述支承部的层叠方向的另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具有支承所述控制电路基板的基板支承面,所述半导体模块配置在所述基板支承面的、所述基座和所述控制电路基板层叠的层叠方向的一侧,所述电容器与所述连接导体连接的连接部配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泽洋平后藤昭弘胜部勇作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