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扣有两个不同角度的出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0253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卡扣有两个不同角度的出模结构,其包括:上模、上模固定板、下模、下模固定板第一顶针板、第二顶针板、顶杆和运动块。第一顶针板上滑动设有第一滑块,第一顶针板内设有顶块;第二顶针板上滑动设有第二滑块,第二顶针板下部设有拉钩,顶块顶出时拉钩钩住顶块;下模下部开有限位槽,运动块滑动设置在限位槽内,运动块到达限位槽顶部时顶块缩回;第一斜杆下端固定在第一滑块上,第一斜杆上端固定有第一斜顶;第二斜杆下端固定在第二滑块上,第二斜杆上端固定有第二斜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机械结构将两个斜顶进行有效组合,使两个斜顶出模不会互相干涉。整个出模过程注塑机顶棍只需单次顶出,保证了生产效率,避免了不必要的设备损耗。设备损耗。设备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卡扣有两个不同角度的出模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出模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卡扣有两个不同角度的出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本专利技术具体应用于某一注塑产品,其示意图如图1所示。产品的顶部有斜面,则参与组成此处型面的卡扣需要向斜下方运动才能出模,同时产品下部构造需要和钣金匹配,则参与组成此处型面的卡扣需要水平运动才能出模,如此,两处型面的卡扣出模时需要在两个方向运动。一般的,设计出模结构时利用斜顶使卡扣出模,斜顶与卡扣一体连接,在注塑机顶棍的直线推力作用下,使斜顶出模,但是该产品的卡扣在出模时需要在两个方向运动,若设计两个斜顶同时出模,则必然会导致运动干涉(如图2所示),影响出模效果,若将两个斜顶的出模完全分割为两次运动,则需要注塑机顶棍分两次顶出两个斜顶,如此会降低生产效率,增加设备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是为了提供一种卡扣有两个不同角度的出模结构,其通过机械结构将两个斜顶(斜顶与卡扣一体连接)进行有效组合,使两个斜顶的出模能在注塑机顶棍一次顶出下先后完成,使两个斜顶出模时互不干涉,同时保证了生产效率,避免了不必要的设备损耗。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卡扣有两个不同角度的出模结构,包括:上模、上模固定板、下模和下模固定板;还包括:第一顶针板,第一顶针板位于下模固定板上方,第一顶针板上滑动设有第一滑块;第一顶针板内设有顶块;第一顶针板上开有顶棍孔,顶棍孔贯穿第一顶针板和下模固定板;第二顶针板,第二顶针板位于第一顶针板上方,第二顶针板上滑动设有第二滑块;第二顶针板下部设有拉钩,顶块顶出时拉钩钩住顶块;顶杆,顶杆设置在下模下部,顶杆能使顶块缩回;运动块,下模下部开有限位槽,运动块滑动设置在限位槽内,运动块到达限位槽顶部时顶块缩回;第一斜杆,第一斜杆下端固定在第一滑块上,第一斜杆上端固定有第一斜顶,下模上部开有第一限位孔,第一斜杆配合在第一限位孔内;第二斜杆,第二斜杆下端固定在第二滑块上,第二斜杆上端固定有第二斜顶,第二斜顶位于第一斜顶上方,运动块内开有第二限位孔,第二斜杆配合在第二限位孔内。
[0005]本方案的一种卡扣有两个不同角度的出模结构,上模和下模形成产品的大部分型面,上模固定板和下模固定板分别用于固定上模和下模,产品成型后上模及上模固定板移开,即开模。出模时,注塑机顶棍从顶棍孔穿入,自下而上顶起第二顶针板,在顶杆未作用在顶块时,顶块顶出,拉钩钩住顶块,使第二顶针板带动第一顶针板一起向上运动。该阶段第
一斜杆和第一斜顶、第二斜杆和第二斜顶均向上运动,由于运动块可以沿限位槽滑动,故第二限位孔对第二斜杆的运动不进行约束,故该阶段第二斜杆和第二斜顶仅向上运动;由于下模固定不动,第一限位孔对第一斜杆的运动进行约束,迫使其向上运动的同时水平运动(第一滑块的滑动方向),使第一斜顶出模。当运动块到达限位槽顶部时,顶杆使顶块缩回,第二顶针板与第一顶针板分离,第一顶针板的运动停止且第一斜顶出模完成,第二顶针板在注塑机顶棍作用下继续向上运动,此时运动块被卡在限位槽内无法运动,第二限位孔对第二斜杆的运动进行约束,迫使其向上运动的同时斜向下运动(第二滑块的滑动方向),使第二斜顶出模,直到第二斜顶出模完成。
[0006]本方案的一种卡扣有两个不同角度的出模结构,其通过第一顶针板、第二顶针板、顶杆、顶块和拉钩将第一斜顶和第二斜顶的运动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斜顶和第二斜顶均向上运动,该阶段运动块可以沿限位槽滑动,故第二斜顶仅向上运动,由于第一斜杆运动受到第一限位孔约束,第一斜顶在该阶段出模;第二阶段第二顶针板与第一顶针板分离,第一顶针板的运动停止,第二顶针板继续向上运动,此时运动块被卡在限位槽内无法运动,第二限位孔对第二斜杆的运动进行约束,第二斜顶在该阶段出模。第一阶段时,仅第一斜顶出模,第二斜顶相对产品静止,第二阶段时,第一斜顶出模完成,第二斜顶出模,两个斜顶出模分步完成,不会互相干涉。整个出模过程注塑机顶棍只需单次顶出,保证了生产效率,避免了不必要的设备损耗。
[0007]本方案的一种卡扣有两个不同角度的出模结构,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产品均在顶针(图中未画出)支持下保持竖直方向运动,使第一斜顶和第二斜顶能完成出模。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滑块的滑动平面与第一斜顶的产品接触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1mm~0.03mm。为确保出模质量,避免第一斜顶出模时拉伤产品,第一滑块的滑动平面与第一斜顶的产品接触面的平行度误差必须严格控制,第一滑块的滑动平面与第一斜顶的产品接触面为水平面,加工难度小,二者的平行度精度可以适当高一些。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滑块的滑动平面与第二斜顶的产品接触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2mm~0.03mm。为确保出模质量,避免第二斜顶出模时拉伤产品,第二滑块的滑动平面与第二斜顶的产品接触面的平行度误差必须严格控制,第二滑块的滑动平面与第二斜顶的产品接触面为倾斜的面,加工难度大,二者的平行度精度可以适当低一些。
[00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斜杆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0
°
~80
°
,所述第二斜杆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0
°
~80
°
。第一斜杆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大,则第一斜杆运动时所受阻力越小,磨损越低,第一斜杆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小,则注塑机顶棍的竖直位移量越小,生产周期越短,空间占用越少,因此第一斜杆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应根据需要取适当大的值,第二斜杆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与前述同理。
[0011]作为优选,所述运动块水平截面的四角均为圆角。如此有利于运动块的装配,有利于减少因加工误差导致的运动块运动时所受阻力。
[0012]作为优选,所述顶杆下端设有斜面用于挤压顶块。斜面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控制顶块运动。
[0013]作为优选,所述顶杆下端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0
°
~70
°
。顶杆下端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大,则顶杆挤压顶块时所受阻力越小,磨损越低,顶杆下端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小,则第一顶针板和第二顶针板分离所需的竖直位移量越小,因此顶杆下端的斜面
与水平面的夹角应根据需要适当取值,但必须确保第一顶针板和第二顶针板分离时第一斜顶出模完成。
[001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斜顶和第二斜顶的接触面为斜面。如此可以减少第一斜顶出模时所受阻力,有利于第一斜顶出模。应当可以理解,为使第一斜顶能顺利出模,则第一斜顶和第二斜顶的接触面的倾斜方向是确定的,否则会导致第一斜顶出模时与第二斜顶发生干涉。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机械结构将两个斜顶进行有效组合,使两个斜顶的出模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时,仅第一斜顶出模,第二斜顶相对产品静止,第二阶段时,第一斜顶出模完成,第二斜顶出模,两个斜顶出模分步完成,不会互相干涉。整个出模过程注塑机顶棍只需单次顶出,保证了生产效率,避免了不必要的设备损耗。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涉及产品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扣有两个不同角度的出模结构,包括:上模(1)、上模固定板(2)、下模(3)和下模固定板(4);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顶针板(5),第一顶针板(5)位于下模固定板(4)上方,第一顶针板(5)上滑动设有第一滑块(6);第一顶针板(5)内设有顶块(7);第一顶针板(5)上开有顶棍孔(8),顶棍孔(8)贯穿第一顶针板(5)和下模固定板(4);第二顶针板(9),第二顶针板(9)位于第一顶针板(5)上方,第二顶针板(9)上滑动设有第二滑块(10);第二顶针板(9)下部设有拉钩(11),顶块(7)顶出时拉钩(11)钩住顶块(7);顶杆(12),顶杆(12)设置在下模(3)下部,顶杆(12)能使顶块(7)缩回;运动块(13),下模(3)下部开有限位槽(14),运动块(13)滑动设置在限位槽(14)内,运动块(13)到达限位槽(14)顶部时顶块(7)缩回;第一斜杆(15),第一斜杆(15)下端固定在第一滑块(6)上,第一斜杆(15)上端固定有第一斜顶(16),下模(3)上部开有第一限位孔(17),第一斜杆(15)配合在第一限位孔(17)内;第二斜杆(18),第二斜杆(18)下端固定在第二滑块(10)上,第二斜杆(18)上端固定有第二斜顶(19),第二斜顶(19)位于第一斜顶(16)上方,运动块(13)内开有第二限位孔(20),第二斜杆(18)配合在第二限位孔(20)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伟龙刚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