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噻虫啉的双释放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0244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22
本申请提供一种含噻虫啉的双释放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上述的含噻虫啉的双释放制剂包括混溶的含噻虫啉的悬浮剂和含噻虫啉的微囊悬浮剂。上述的含噻虫啉的双释放制剂不仅具有快速释放有效成分而达到有效防治浓度效果,而且具有延长有效成分持效期效果。具有延长有效成分持效期效果。具有延长有效成分持效期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噻虫啉的双释放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制剂
,特别是涉及一种含噻虫啉的双释放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农药是防御重大生物灾害、促进农产品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物质基础,其中,纳米农药制剂有利于控制有效成分释放速率、延长持效期、减少在非靶标区域和环境中的投放量,减少残留污染,进而为可持续农业发展提高新的动力,但纳米农药制剂使用后需要经一时间段才能达到有效防治浓度,用于急性病虫害防治时容易造成防治迟滞,造成无可挽回的作物损失,若改用能够快速释放的农药制剂则无法达到药效持久的效果,进而需要多次频繁对作物进行喷洒农药制剂,不仅浪费人力,而且容易造成农药制剂残留严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不仅具有快速释放有效成分而达到有效防治浓度效果,而且具有延长有效成分持效期效果的含噻虫啉的双释放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含噻虫啉的双释放制剂,包括混溶的含噻虫啉的悬浮剂和含噻虫啉的微囊悬浮剂。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含噻虫啉的悬浮剂和含噻虫啉的微囊悬浮剂的质量比为0.8~2。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含噻虫啉的双释放制剂包括如下各组分:
[0008]噻虫啉、溶剂、改性材料、玉米醇溶蛋白、润湿分散剂和水。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含噻虫啉的双释放制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
[0010][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溶剂为醇类溶剂、酮类溶剂、酰胺类溶剂、芳烃类溶剂和环保性溶剂中的至少一种。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改性材料为磷酸类化合物。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改性材料为三聚磷酸钾、三聚磷酸钠和三氯氧磷中的
至少一种。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润湿分散剂为聚羧酸盐分散剂、类双子型分散剂、磷酸酯类分散剂、嵌段聚醚分散剂、羧酸盐类分散剂和非离子型羟基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分散剂中的至少一种。
[0015]一种含噻虫啉的双释放制剂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含噻虫啉的双释放制剂,所述含噻虫啉的双释放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对溶剂和部分水进行配制操作,得到二元溶液;
[0017]将玉米醇溶蛋白、磷酸类化合物和部分噻虫啉置于所述二元溶液中进行溶解处理;
[0018]将含量为剩余的水的80%~90%的水置于溶解处理后的所述二元溶液中进行纳米化处理,得到含噻虫啉的微囊悬浮剂;
[0019]对剩余的水、润湿分散剂和剩余的噻虫啉进行研磨操作,得到研磨液;
[0020]将所述研磨液加入所述含噻虫啉的微囊悬浮剂进行混合操作,得到含噻虫啉的双释放制剂。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玉米醇溶蛋白、磷酸类化合物和2%~10%的噻虫啉置于二元溶液中进行溶解处理。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23]本专利技术含噻虫啉的双释放制剂中,混溶的含噻虫啉的悬浮剂和含噻虫啉的微囊悬浮剂既具有较好的缓释能力,又具有快速释放噻虫啉至有效防治浓度的能力,进而有效地延长了噻虫啉的药效持效时间,并且改善了急性病虫害防治时容易造成防治迟滞,造成无可挽回的作物损失的问题,降低了对作物喷晒农药制剂的频繁程度,进而降低了作物防治成本。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磷酸类化合物对玉米醇蛋白进行改性的反应式;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含噻虫啉的双释放制剂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2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

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9]本申请提供一种含噻虫啉的双释放制剂,包括混溶的含噻虫啉的悬浮剂和含噻虫啉的微囊悬浮剂。
[0030]上述的含噻虫啉的双释放制剂,混溶的含噻虫啉的悬浮剂和含噻虫啉的微囊悬浮剂既具有较好的缓释能力,又具有快速释放噻虫啉至有效防治浓度的能力,有效地延长了噻虫啉的药效持效时间,并且改善了急性病虫害防治时容易造成防治迟滞,造成无可挽回的作物损失的问题,降低了对作物喷晒农药制剂的频繁程度,进而降低了作物防治成本。
[0031]需要说明的是,混溶为几种物质混在一起能相互融合,表现为分子间的相容,即表现为含噻虫啉的双释放制剂中各物质相溶。
[0032]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含噻虫啉的悬浮剂的水的含量较大,若直接将含噻虫啉的悬浮剂和含噻虫啉的微囊悬浮剂进行混合,则含噻虫啉的悬浮剂中的水会造成含噻虫啉的微囊悬浮剂中溶解的噻虫啉析出,即析出噻虫啉晶体,破坏了含噻虫啉的微囊悬浮剂的稳定性,因此,含噻虫啉的悬浮剂和含噻虫啉的微囊悬浮剂较难实现混溶,若强制混用则会造成含噻虫啉的双释放制剂的悬浮率降低,进而造成噻虫啉的药效降低,而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混溶的含噻虫啉的悬浮剂和含噻虫啉的微囊悬浮剂,确保了含噻虫啉的双释放制剂的药效持久性和快速释放能力,并且确保了含噻虫啉的双释放制剂的药效和稳定性。
[0033]还可以理解,若分开对作物喷淋含噻虫啉的悬浮剂和含噻虫啉的微囊悬浮剂,虽然同样起到了药效持久和快速释放的作用,但是延长了使用者的喷淋时间,增加了使用者的劳动时间,进而提高了作物防治的成本,因此,本申请中,使用混溶的含噻虫啉的悬浮剂和含噻虫啉的微囊悬浮剂,保了含噻虫啉的双释放制剂的药效持久性和快速释放能力,并且降低了作物防治的成本。
[003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含噻虫啉的悬浮剂和含噻虫啉的微囊悬浮剂的质量比为0.8~2。可以理解,若含噻虫啉的悬浮剂的含量太高,则快速释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噻虫啉的双释放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溶的含噻虫啉的悬浮剂和含噻虫啉的微囊悬浮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噻虫啉的双释放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噻虫啉的悬浮剂和含噻虫啉的微囊悬浮剂的质量比为0.8~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噻虫啉的双释放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噻虫啉的双释放制剂包括如下各组分:噻虫啉、溶剂、改性材料、玉米醇溶蛋白、润湿分散剂和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噻虫啉的双释放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噻虫啉的双释放制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含噻虫啉的双释放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醇类溶剂、酮类溶剂、酰胺类溶剂、芳烃类溶剂和环保性溶剂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含噻虫啉的双释放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材料为磷酸类化合物。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含噻虫啉的双释放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材料为三聚磷酸钾、三聚磷酸钠和三氯氧磷中的至少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含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汶廷谭葵王爱臣廖联安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银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