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鲁棒性微震/声发射源定位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震/声发射源定位
,尤其涉及一种鲁棒性微震/声发射源定位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浅层矿产资源的不断枯竭,矿产资源的开采逐渐向深部发展。地下岩体工程面临更高的地应力和开采扰动,更易诱发岩爆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微震/声发射源定位手段则可以有效地监测和预警岩爆,为深部岩石破裂失稳机制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持。学者们也提出了各种基于最小二乘估计及其变体的微震/声发射源定位方法,并在给定准确的波速以及到时测量情况下可以实现较好的定位结果。
[0003]然而在现实的工程实践中,波速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介质波速往往随着工程推进而动态变化,因此真实波速与预先测定的波速往往存在较大的偏差,并进一步导致严重的定位误差。此外,由于异常信号干扰、信道串扰、信号微弱和初至模糊、传播延迟以及传感器故障等,均会产生异常到时。并且由于最小二乘估计对误差的平方放大效应,定位精度在异常到时的影响下将产生严重的误差。
[0004]因此,在现实工程实际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鲁棒性微震/声发射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首先,从未知波速v系统下的n个到时数据中随机选择m个,得到组到时数据;根据不同的到时组合构建到时差方程,并采用线性迭代方法计算各个方程的解;接着,筛除包含虚根以及波速v为0的解,得到微震/声发射源坐标的样本集;然后,利用DBSCAN算法将样本集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簇;再找到包含微震/声发射源坐标最多的簇,并统计该簇中源坐标计算所使用的各到时的频次,根据传感器的使用频次筛选出正常到时数据,由此筛选得到正常到时组合;最后,根据筛选出的正常到时组合,重新采用线性迭代方法计算微震/声发射源坐标,得到最优的定位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鲁棒性微震/声发射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假设一个包含n个传感器S
i
(i=1,2,
…
,n)且波速v未知的三维定位系统,各传感器接收的到时数据表示为t
i
(i=1,2,
…
,n),从n个到时数据中随机选择m个,可产生个到时组合;其中5≤m<n
‑
ω,ω为异常到时个数,ω≥0;当m=6时,以其中一组随机选择的到时组合t
i
(i=1,2,3,4,5,6)为例,可构建微震/声发射源的到时差方程,如下所示:其中,t
i,1
为传感器S
i
与S1之间的到时差,t
i,1
=t
i
‑
t1;D
i,1
为传感器S
i
与S1之间的距离之差,D
i,1
=D
i
‑
D1,x,y和z为微震/声发射源的坐标;x
i
,y
i
和z
i
为微震/声发射传感器S
i
的坐标;S2、观测到时差与计算到时差之间的偏差称为方程残差,其残差方程表示为:S3、将上述残差方程进行一阶线性展开,并表示为矢量形式,如下所示:ε≈gΔθ;其中,其中,其中,Δx,Δy,Δz,Δv代表微震/声发射源坐标和波速的修正项;
S4、通过最小化加权方程残差,得到:其中,W为方程权重,通过θ=θ+Δθ更新初始值,反复迭代获得最终的声发射源坐标;其中θ为微震/声发射源坐标x,y,z以及波速v的向量形式,上标T代表矩阵或向量的转置;S5、通过上述步骤可以获得组微震/声发射源坐标,排除存在虚根或波速为0的坐标,得到微震/声发射源坐标的样本集Ω={θ1,θ2,...,θ
m
};S6、利用无监督学习的DBSCAN算法将所示样本集Ω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簇,用参数(∈,minpts)来设置约束条件,其中,参数∈代表邻域搜索半径,被设置为监测尺寸的1%~2%;minpts代表∈
‑
邻域内的最小源坐标个数,被设置为未知量个数加1的值;S7、根据所述DBSCAN算法的聚类结果找到包含源坐标最多的簇,然后统计该簇中微震/声发射源坐标计算所使用的各到时的频次Count
i
,i=1,2,
…
,n,当某个到时的使用频次Count
i
大于某一设定数值时,认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芮艺超,周子龙,赵聪聪,蔡鑫,蓝日彦,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