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射性铜标记纳米颗粒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022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放射性铜标记纳米颗粒在制备肿瘤多模态成像检测试剂中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放射性铜标记的黑色素纳米颗粒,可将多种成像技术结合,获得全面生物学信息;而且组织渗透能力强,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有利于提高对肿瘤的早期精确诊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射性铜标记纳米颗粒的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学成像
,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铜标记纳米颗粒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2]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重大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国内外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不断提高肿瘤的诊断与检测水平,对提高肿瘤患者的疗效,改善预后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0003]临床上常用的肿瘤影像学检查手段,如正电子发射(PET)、磁共振成像(MRI)、光声成像(PAI)等都各具特点,但每种影像术都不能对生物组织做出完整的描述,无法获得足够的生物学信息满足需要,由若干个成像技术组成的多模态成像技术,是获得组织更多信息的有效途径。因此,同一探针的多模态成像成为目前医学成像的发展趋势。
[0004]黑色素纳米颗粒(melanin nanoparticles,MNPs)是一种纳米级别的黑色素颗粒,它不仅保留了黑色素的固有特性如金属离子螯合、光热转化等,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分散稳定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等优良性能,吸引了研究者的关注。Huijun Zhou et al,
64
Cu

labeled melanin nanoparticles for PET/CT and radionuclide therapy of tumor.Nanomedicine,2020报道了用放射性铜标记对黑色素纳米颗粒进行PET成像,仍难以满足临床检测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肿瘤诊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放射性铜标记黑色素纳米颗粒的用途。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放射性铜标记纳米颗粒在制备肿瘤多模态成像检测试剂中的用途。
[0007]其中,所述多模态成像包括光学成像、磁共振成像、核素成像。
[0008]其中,所述检测试剂是用于肿瘤光学成像的试剂。
[0009]其中,所述肿瘤为皮肤癌。
[0010]其中,所述放射性铜为
64
Cu。
[0011]其中,所述放射性铜标记的黑色素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为:取聚乙二醇化黑色素纳米颗粒,用
64
Cu进行核素标记即可。
[0012]其中,所述放射性铜标记的黑色素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如下:
[0013]a、取聚乙二醇化黑色素纳米颗粒,加入可溶性铜盐溶液,40℃振荡1小时后,用PD

10柱纯化,得到Cu

PEG

MNPs;
[0014]b、加入可溶性放射性铜盐溶液,在NaOAc缓冲液中振摇1h,用PD

10柱纯化,即可。
[0015]PEG

MNPs:聚乙二醇化黑色素纳米颗粒。
[0016]64Cu

PEG

MNP:放射性铜标记的黑色素纳米颗粒。
[0017]进一步地,步骤a中,聚乙二醇化黑色素纳米颗粒与铜盐溶液的用量比例为10:1。
[0018]进一步地,步骤b中,NaOAc缓冲液的pH为5.5;振摇的温度为40℃
[0019]本专利技术放射性铜标记的黑色素纳米颗粒,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水溶性,在肿瘤病灶有效积聚,可将多种成像技术包括光声成像、磁共振成像、PET成像结合起来,有机的达到同步的多模态成像,以获得生物组织更全面的生物学信息;而且组织渗透能力强,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有利于提高对肿瘤的早期精确诊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20]显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0021]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附图说明
[0022]图164Cu

PEG

MNP多模态纳米颗粒应用示意图
[0023]图264Cu

PEG

MNP的放射性标记率检测结果
[0024]图364Cu

PEG

MNP在室温盐水中和37℃胎牛血清中分别孵育1、2和4小时后的放化纯度测定。
[0025]图4A431细胞对64Cu

PEG

MNP的摄取测定(n=3,均数
±
标准差)。
[0026]图5A431细胞对64Cu

PEG

MNP的流出测定(n=3,均数
±
标准差)。
[0027]图6静脉注射Cu

PEG

MNPs和Fe

PEG

MNP 2小时及4小时后的A431荷瘤鼠(右肩肿瘤)的光声图像(A)及信号增强百分比(B)。
[0028]图7不同浓度的Cu

PEG

MNP的MRI T1加权图像。
[0029]图8静脉注射Cu

PEG

MNP 4小时后的A431荷瘤鼠(右肩肿瘤)的MR T1加权图像(A)及MR信号强度(B)。
[0030]图9静脉注射64Cu

PEG

MNP(11.1MBq)2,4,8和24小时后的A431荷瘤鼠(右肩肿瘤)的时间衰减校正的冠状位(上)和横断位(下)PET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以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0032]本专利技术所用的实验试剂与仪器如下:
[0033]实验试剂:黑色素美国Sigma

Aldrich公司;氢氧化钠美国Sigma

Aldrich公司;盐酸(37wt%)美国Sigma

Aldrich公司;NH4OH溶液(28wt%,)美国Sigma

Aldrich公司;NH2‑
PEG
5000

NH2(5kDa)美国Laysan Bio公司;磷酸盐缓冲液(PBS)美国Gibco公司;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日本Dojindo公司;DMEM培养基美国Gibco公司;Trypsin

EDTA美国Gibco公司;RPMI

1640培养基美国Gibco公司;无水乙醇美国Sigma

Aldrich公司;胎牛血清(FBS)美国AMRESCO公司;Cu

64麦迪逊威斯康星大学医学物理系。
[0034]主要仪器:细胞培养箱美国Thermo公司;细胞培养皿美国Corning公司;低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放射性铜标记纳米颗粒在制备肿瘤多模态成像检测试剂中的用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模态成像包括光学成像、磁共振成像、核素成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试剂是用于肿瘤光学成像的试剂。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为皮肤癌。5.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性铜为
64
Cu。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性铜标记的黑色素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为:取聚乙二醇化黑色素纳米颗粒,用
64
Cu进行核素标记即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惠君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