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播挂接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0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小四轮拖拉机与旋播机具的旋播挂接箱。由箱体、输入轴、输出轴和传动机构组成;与小四轮动力输出轴相连的输入轴上设有齿轮,该齿轮与传动轴上旋耕输出齿轮相啮合;传动轴上设有蜗轮蜗杆;蜗杆通过扇形齿轮副与输出轴相连。在箱体内设置有与输入轴相平行的变向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可将小四轮拖拉机与旋播机具合理地相连,扩大了小四轮拖拉机的应用范围,且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播挂接箱本技术涉及一种农用辅助机械,特别是用于连接25马力以下的小四轮拖拉机和旋耕播种机具的挂接箱。目前,我国农村广泛使用的旋播机具通常与手扶拖拉机配套作业,其存在着以下两点不足之处。第一,操作者必须跟在旋播机具后面行走,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效率低;第二,手扶拖拉机的马力小,旋播机具不能实现反向灭茬作业。此外,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使用的小马力四轮拖拉机,由于其动力输出轴不能将动力直接输送至旋播机具,因而不能进行旋播作业。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小四轮拖拉机与旋播机具的旋播挂接箱,可以将小四轮拖拉的动力输送至旋播机具,使小四轮拖拉机作为旋播作业的动力,扩大了小四轮拖拉机的应用范围,且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其主要由箱体、输入轴、输出轴和传动机构组成;与小四轮动力输出轴相连的输入轴上设有齿轮,该齿轮与由传动轴、蜗轮蜗杆、扇形齿轮付所构成的传动机构的传动轴上旋耕输出齿轮相啮合;传动轴上设有蜗轮蜗杆;上述蜗杆通过扇形齿轮付与输出轴相连。在箱体内设置有与输入轴相平行的变向轴,此时输入轴上的齿轮设置成滑移齿轮,变向轴上亦设置一滑移齿轮,该滑移齿轮可同时与输入轴上的滑移齿轮及传动轴上的旋耕输出齿轮相啮合。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可将小四轮拖拉机与旋播机具合理地相连,使小四轮拖拉机作为旋播作业的动力,且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及其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以本技术在15马力小四轮拖拉机上的应用为例。本技术主要由箱体1、输入轴2、输出轴12和传动机构组成;与小四轮动力输出轴相连的输入轴2上设有可沿其轴向滑移的齿轮4,该滑移齿轮4与由传动轴6、蜗轮10、蜗杆9、扇形齿轮付11所构成的传动机构的传动轴6上旋耕输出齿轮7相啮合,箱体1对应于旋耕输出齿轮7处设有开口8;传动轴的一端上设有蜗轮蜗杆机构;上述蜗杆为左旋9,-->且蜗杆9通过扇形齿轮付11与输出轴12相连。此外,在箱体1内设置有与输入轴2相平行设置的变向轴3,变向轴3上亦设置有一滑移齿轮5,该齿轮5可与输入轴2上的滑移齿轮4及传动轴6上的旋耕输出齿轮7同时相啮合。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本实新型置于小四轮拖拉机上,输入轴2与小四轮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当需正向旋播作业时,输入轴2上的滑移齿轮4直接与传动轴6上的旋耕输出齿轮7相啮合,而变向轴3不参与传动,使得与旋耕输出齿轮7相啮合的旋耕机具作正向作业。当需反向旋播作业时,使输入轴2上的滑移齿轮4沿轴向滑动,与传动轴6的旋耕输出齿轮7相分离,而与变向轴3上的滑移齿轮5的下端相啮合,变向轴3上的滑移齿轮5的上端与传动轴6上的旋耕输出齿轮7相啮合,这样,小四轮拖拉机的动力经输入轴2和变向轴3传递后,使得与旋耕输出齿轮7相啮合的旋耕机具作反向作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旋播挂接箱,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由由箱体、输入轴、输出轴和传动机构组成;与小四轮动力输出轴相连的输入轴上设有齿轮,该齿轮与由传动轴、蜗轮蜗杆、扇形齿轮付所构成的传动机构的传动轴上旋耕输出齿轮相啮合;传动轴上设有蜗轮蜗杆;上述蜗杆通过扇形齿轮付与输出轴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旋播挂接箱,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由由箱体、输入轴、输出轴和传动机构组成;与小四轮动力输出轴相连的输入轴上设有齿轮,该齿轮与由传动轴、蜗轮蜗杆、扇形齿轮付所构成的传动机构的传动轴上旋耕输出齿轮相啮合;传动轴上设有蜗轮蜗杆;上述蜗杆通过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顺中杨根林季自海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恒昌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