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用挖掘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5 阅读:7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如下所述的拖拉机用挖掘机;在拖拉机前方设置挖掘机用固定零件,用此固定零件可以在拖拉机前方设置挖掘机用铲斗,同时,又可以将铲斗任意换成装卸车用抓取机构。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构成为:在拖拉机前方下端用螺栓固定方式固定的安装座;底面固定部通过螺栓固定在上述安装座的上面固定部的摇臂座;由左右油缸带动使之回转的摇臂架;在上述摇臂座后面固定、通过支承梁及支柱固定在拖拉机上部,且设置带控制杆控制器的安装支架;以及铲斗梁、铲斗。(*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拖拉机用挖掘机。详细地讲,本专利技术涉及装在农、渔村常使用的拖拉机上的、可以在操作拖拉机的驾驶席上操作挖掘机的拖拉机用挖掘机。众所周知,一般所说的拖拉机装有较大轮胎,通过增大其驱动力,既使在较差的地面也能行驶。在其后方装备农耕作业所必需的用具,可高效地利用拖拉机。此外,在充分加大拖拉机功率(马力)的状态下,在拖拉机主体后方装上锄、犁等作业用具,可以利用拖拉机进行翻土作业、堆肥作业等农活。但是,上述过去的拖拉机在较平坦地面可以高效作业,但在农村道路作业或排水沟作业等作业空间狭小的地方不能使用。这时,或借用象挖掘机这样高价的重型设备完成作业,或用铁锹或镐等手工作业用具低效地完成作业。特别是由于在拖拉机的后方装备所有的作业用具,所以在驾驶者操作拖拉机时,驾驶者一边凝视前方一边控制拖拉机的行进状态,在为作业使拖拉机后退时,驾驶者要在驾驶席上移至能看到后方的-->位置来完成作业,非常不便。所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消除上述过去拖拉机缺点,且在拖拉机的前方设置挖掘机固定部件,利用此部件可以将挖掘机设置在挖掘机前方的拖拉机用挖掘机。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可以用装卸用抓取装置任意替换挖掘机用铲斗的拖拉机用挖掘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构成为:具有在拖拉机的前方下端用螺栓固定方式固定的安装座、底面固定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方式固定在上述安装座的上面固定部且在其上面中央形成转轴座的摇臂座、轴孔可以自由回转地固定在上述摇臂座的转轴座且通过在其侧面与摇臂之间设置的油缸使之回转的摇臂架,具有与上述摇臂座相连的支承梁及两侧形成向下的两侧支柱且其中央部的上端装有控制器的安装支架,通过以上的构成,本专利技术为:由各个油缸使之伸缩的梁、铲斗梁及铲斗构成一个整体,且该整体可以绕摇臂架自由回转、在拖拉机的前方能安装挖掘机的铲斗或抓取装置的拖拉机用挖掘机。下面结合图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固定零件分解斜视图。图2是将铲斗连接在本专利技术固定零件上的使用状态斜视图。图3是图2的侧面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概略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控制器作用的平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例,为与抓取装置相结合时使用状态的斜视图。图中符号表示:1-拖拉机、2-安装座、3-支撑脚座、4-支撑脚座油缸、5-摇臂座、6-摇臂架、7-安装支架、8-控制器。如图1-图4所示,以螺栓连结方式通过螺栓孔2a安装在拖拉机1的前方下端的安装座2的正面固定部2b及上面固定部2c上分别形成有螺栓孔2d、2e。通过由销4a固定在上述正面固定部2b的支撑脚座油缸4,脚座3a可以上下移动,同时支承偏离正面的作业中载荷的支撑脚座3由销3b可拆卸地安装。由于上面固定部2c的螺栓孔2e与底面固定部5a的螺栓孔5b同心,故在用螺栓连接方式连接的控臂座5的转轴座5c可自由回转地与摇臂架6的轴孔6a连接。在上述摇臂座5的后面连有两支持梁7a、7b且支承于上述拖拉机1上端的、中央部7c的两侧有垂直形成支柱7d、7e的安装架7的中央部上端设置具有控制阀8a、8b的控制器。在通过一侧连在摇臂座5而另一侧由连在侧面固定孔6b的左右油缸9来控制左右转动的摇臂架6的上端固定孔6c上,可自由回转地连接有梁10。在下端固定孔6d上连接有梁的油缸11的一侧,通过此梁的油缸11的另一侧固定在另一个中央固定孔10a,由梁的油缸11调节梁11的上升/下降倾斜角。上述梁10的端部连接的一端可以自由回转的铲斗梁12由可任意回转地固定在梁12a处的铲斗梁油缸13调节其伸缩。-->铲斗油缸16一端固定在上述铲斗梁12的中央固定孔12b,另一端通过连杆15、15a可以相对铲斗梁12及铲斗14自由回转,通过此铲斗油缸16可以圆滑地调节铲斗的收、放状态。而且,上述各零件用螺栓或销钉固定方式可拆卸地相连接,油管和油缸至少使用一个以上的接头连接,能承受供油油压。如上构成的拖拉机用挖掘机是在拖拉机的前方的下端和上端分别固定安装座2及安装架7,在驾驶席位置安装控制器8的拖拉机用挖掘机。下面结合挖掘机用铲斗14根据图5说明挖掘作业过程。操作拖拉机的驾驶员在到达作业位置后,在作业位置一边操作直接控制器8的控制杆8a、8b,一边进行作业。例如,使控制器8的控制杆8a向A方向移动,则铲斗梁12作张开动作,向B方向移动,则铲斗梁作收拢动作。还有,使控制杆8a向C方向移动,则摇臂架6向左转动;向D方向移动则摇臂架作左转动作。使控制杆8a向AC方向移动,则支撑脚座3的脚座3a作张开动作;沿AD方向移动,则脚座3作收拢动作。另一方面,使控制杆8b向a方向移动,则梁10作下降动作;使之沿b方向移动,则梁10作上升动作。此外,使控制杆8b向c方向移动,则铲斗作收拢动作;使之向d方向移动,则铲斗作张开动作。-->固定在拖拉机1的安装座2及安装架7按挖掘机作业产生的力的移动来设置。使控制杆8a沿A方移动,通过装在安装座2上的支撑脚座油缸使支撑脚座的脚座张开,向下方移动,使之稳定地支承在前方。其次,使控制杆8a向C或向D向移动的同时,通过油缸9使可自由回转地安装在摇臂座5的支轴座5c的摇臂架6左右回转,梁10、铲斗梁12及铲斗14同时回转,再次使控制杆8b向a方向移动,则通过梁的油缸11,梁10以其一侧为中心向下回转,铲斗梁12及铲斗14也一起下降。然后,使控制杆8a、8b同时或依次地分别向下侧及左侧移动,通过铲斗梁油缸13及铲斗油缸16使铲斗梁12及铲斗14同时或依次收拢,则可以挖起所要求位置的泥土等。然后,由左右油缸9按要求的方向使摇臂6左右回转后,适度地使梁的油缸11及铲斗梁13动作,使梁10及铲斗梁12适度地张开,之后由铲斗油缸16使铲斗14张开,将土倾入所要求位置,然后再次循环进行上述动作。图6是装有抓取装置的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例。在拆除与铲斗梁12连接的销钉的同时,拆去接在油缸油管17端部的接头19,在拆除铲斗14及铲斗油缸16后(可参照图2),用销子将抓取装置18的固定部固定在铲斗梁12上,将左右侧抓取装置油缸20及20a同时以呈“Y”接连方式连接在接头21上,这样即可以对收割物及堆肥等进-->行装卸。在向拖拉机装卸袋米、芋头、白薯或堆肥等情况下,拆掉铲斗梁12上的销钉,卸去铲斗14,将铲斗油缸16及连杆15、15a及接头19拆开卸下后,以中心轴18b为中心,将左右零件18c、18d可对称伸缩的抓取装置18的固定部18a固定,在装在其两侧左右油缸20、20a与接头21相接的状态下,向左侧(c方向)或右侧(d方向)移动控制杆8b,使油缸伸缩进行装卸车作业。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拖拉机用挖掘机在拖拉机前方装有安装座及安装架,使用支撑脚座可以找到作业中载荷的中心,同时可以选择安装铲斗或抓取装置。所以,不仅可以用农村道路或排水沟作业,又可以用于农作物的装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拖拉机用挖掘机,其特征在于其构成为:用螺栓孔(2a)连接于拖拉机的前方下端的形成有正面固定部(2b)及上面固定部(2c)的安装座(2);与支撑脚座油缸(4)一起连接在上述上面固定部(2b)且可使脚座(3)上下移动的支撑脚座(3);底面固定部(5a)连接在上述上面固定部(2c)的在中央形成转轴座(5c)的摇臂座(5);轴孔(6a)自由回转地连接在上述摇臂座(5)的转轴座(5c),并通过它与上述摇臂座(5)之间安装的左右油缸(9)可以自由回转的装在梁10及梁的油缸11的摇臂架(6);上述摇臂座5的后方连结有两支承梁(7a)、(7b),在(7a)、(7b)的一侧形成有向下的支柱(7d)、(7e),且在中部(7c)的上端装有带控制杆(8a)、(8b)的控制器(8)的安装架(7);一侧可自由回转地固定在上述摇臂架(6),且通过梁的油缸(11)控制其升降状态的梁(10);一侧可以自由回转地固定在上述梁(10)的端部,且通过铲斗梁(13)可以调节其伸缩的铲斗深(12);以及可自由回转地固定在铲斗梁(12)的端部,通过由连杆(15)、(15a)回转自由地安装的铲斗油缸(16)来控制动作的铲斗。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KR 1993-12-7 26664/93;KR 1993-12-7 26731/93;KR 1991、一种拖拉机用挖掘机,其特征在于其构成为:用螺栓孔(2a)连接于拖拉机的前方下端的形成有正面固定部(2b)及上面固定部(2c)的安装座(2);与支撑脚座油缸(4)一起连接在上述上面固定部(2b)且可使脚座(3)上下移动的支撑脚座(3);底面固定部(5a)连接在上述上面固定部(2c)的在中央形成转轴座(5c)的摇臂座(5);轴孔(6a)自由回转地连接在上述摇臂座(5)的转轴座(5c),并通过它与上述摇臂座(5)之间安装的左右油缸(9)可以自由回转的装在梁10及梁的油缸11的摇臂架(6);上述摇臂座5的后方连结有两支承梁(7a)、(7b),在(7a)、(7b)的一侧形成有向下的支柱(7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钟一
申请(专利权)人:五星机电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