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震速度建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震勘探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地震速度建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地震偏移对速度场非常敏感,速度场误差会导致成像结果发生明显的偏差。因此,高精度的速度反演方法对于偏移成像至关重要。常规基于成像道集的偏移速度分析方法需要推导出深度误差与速度误差的定量关系式,目前很多学者给出的这种定量关系式都是在一定假设条件下推导出来的,这些限制条件造成复杂构造的速度分析精度不高,20世纪80年代Bois等将层析引入地球物理领域,90年代地震层析进入适用阶段,地震层析成像是通过地表或井间观测到的地震运动学信息(走时、反射路径等)或者动力学信息(振幅、波形等)的分析,建立模型参数与观测数据之间的泛函关系,利用最佳匹配来恢复地下或者井间模型参数信息的反演方法。该方法以叠前旅行时方程为基础,不需要建立深度剩余量方程,并且没有水平层状介质、速度横向不变的假设,能适应更复杂的地质条件。
[0003]在地震层析反演中,实际的旅行时是通过震源-检波点野外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震速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针对复杂构造区低信噪比资料,通过波场匹配分析建立符合地质规律的构造解释模型;沿所述构造解释模型提取时间域偏移速度,进行时深转换,建立深度域初始速度场;根据所述深度域初始速度场,通过网格层析速度优化,获得最终深度域速度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速度建模方法,其中,针对复杂构造区低信噪比资料,通过波场匹配分析建立符合地质规律的构造解释模型包括:根据初始构造解释模型与井速度,建立构造模型;根据所述构造模型,获得叠加剖面;将所述叠加剖面与实际叠加剖面进行波场匹配分析,若二者特征波场匹配,则以所述初始构造解释模型为构造解释模型,若二者特征波场不匹配,则修改所述初始构造解释模型,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获得所述构造解释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速度建模方法,其中,沿所述构造解释模型提取时间域偏移速度,进行时深转换,建立深度域初始速度场包括:根据所述构造解释模型,沿层提取时间域偏移速度,记为沿层速度;根据测井和vsp资料确定层位的速度范围和变化规律,对所述沿层速度进行修改与平滑处理;针对处理后的构造解释模型进行时深转换,横向添加对应的处理后的沿层速度,纵向基于构造的瞬时速度梯度进行插值,获得所述深度域初始速度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速度建模方法,其中,根据所述深度域初始速度场,通过网格层析速度优化,获得最终深度域速度场包括:针对所述深度域初始速度场进行叠前深度偏移,获得深度域成像数据;在所述深度域成像数据中提取所述深度域成像数据的构造属性,通过共成像点道集拾取深度域剩余延迟;根据所述深度域成像数据,建立深度域构造解释模型;在所述深度域构造解释模型的约束下,根据所述构造属性与所述深度域剩余延迟求解网格层析成像矩阵,获得优化后的深度域层速度;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共成像点道集拉平且剩余速度为零,获得所述最终深度域速度场。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凡睿,袁茂林,王静波,谢红斌,李彦奇,李苏光,蒋福友,肖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