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C形壳隔震层的类TMD结构体系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C形壳隔震层的类TMD 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水平日益发达的今天,高层建筑已经随处可见,可是同时当建筑物的高度增加的同时,随之受到的风荷载以及受到地震灾害的影响也会随之增加。目前常用的抗震减震装置是TMD即调谐质量阻尼器,TMD由弹簧、质量块、阻尼系统共同工作,通过调节质量块的自振频率,使其与主结构的基本频率接近,主结构受激振而振动时,子结构就会产生一个与主结构振动方向相反的惯性力作用在主结构上,使主结构的反应衰减并受到控制,从而达到减震的目的。可TMD的造价高昂,因此,如何在减少经济预算的前提下,仍然可以保证减震目标的实现,改善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C形壳隔震层的类TMD结构体系,该体系既能够充分利用建筑自身条件而避免额外的经济投入,又能提高建筑整体的抗风抗震能力,其能够隔绝地震能量向上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C形壳隔震层的类TMD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混凝土半墙(1);核心筒剪力墙(2),下部设置于钢筋混凝土半墙(1)中,上部伸出于钢筋混凝土半墙(1)顶面,其筒长方向为按上下方向;附加筒楼(3),环绕核心筒剪力墙(2)设置于钢筋混凝土半墙(1)的上方;C形壳隔震钢柱(4),连接于附加筒楼(3)与钢筋混凝土半墙(1)之间;以及,弹簧(5),连接于核心筒剪力墙(2)以及与其相邻的附加筒楼(3)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C形壳隔震层的类TMD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筒剪力墙(2)为中空筒状,其截面为矩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C形壳隔震层的类TMD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筒楼(3)有多个,分多层环绕核心筒剪力墙(2)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C形壳隔震层的类TMD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壳隔震钢柱(4)包括上钢板(6)、下钢板(7)以及连接在上钢板(6)和下钢板(7)之间的C形壳(8),C形壳(8)长度方向为上下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C形壳隔震层的类TMD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钢板(6)和下钢板(7)均为矩形,截面尺寸、厚度皆相同,且各设有螺孔,上钢板(6)与附加筒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军强,常柄,李必亮,李林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