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线绕线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9855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线绕线辊,涉及电线绕线领域,包括:用于支撑的第一支撑圆架;第二支撑圆架,设置在第一支撑圆架的一侧;拆卸单元,设置在第一支撑圆架和第二支撑圆架的内部,用于实现绕线器的更换;调节机构,设置在第一支撑圆架的一侧,用于提高绕线空间,由调节单元和辅助调节单元组成;绕线单元,设置在第一支撑圆架的一侧,用于实现电线的绕线工作;压紧机构,设置在第二支撑圆架的一侧,用于对电线进行绕线压紧,由上压紧单元和下压紧单元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调节机构,由调节单元和辅助调节单元的相互配合实现调整上缠绕辊和下缠绕辊之间的距离,方便根据需要缠绕电线的长度来调整上缠绕辊和下缠绕辊的直径大小。度来调整上缠绕辊和下缠绕辊的直径大小。度来调整上缠绕辊和下缠绕辊的直径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线绕线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线绕线领域,具体是一种电线绕线辊。

技术介绍

[0002]电线是指传输电能的导线,主要用于户外架空及室内汇流排和开关箱,电磁线是通电后产生磁场或在磁场中感应产生电流的绝缘导线,它主要用于电动机和变压器绕圈以及其他有关电磁设备,电线在安装使用时需要在外表面安装一层绝缘材料,避免电线发生漏电发生安全隐患。
[0003]电线在施工场地被用来为施工设备提供电流,便于施工设备正常运作,在施工场地较大时一般也会使用较长的电线进行放线,便于不同楼层或区域的设备通过长电线依然能够正常的运作施工,那在对长电线进行放线使用过后对电线回收较为麻烦,电线过长人工手动回收浪费时间,所以需要一种电线绕线辊来对电线进行快速回收。
[0004]现如今的一种电线绕线辊在使用时电线回收在缠绕辊的表面容易出现搅乱等问题,且当缠绕辊表面缠绕满电线时只能对电线进行堆叠回收,电线回收较乱,也不能根据电线的实际长度来调整缠绕辊的直径,若电线长度过长回收区域有限就无法对电线进行完整回收,在回收过程中张力过小时电线容易在缠绕辊表面凸起,电线回收会出现松动,影响后续的电线回收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如今的一种电线绕线辊在使用时电线回收在缠绕辊的表面容易出现搅乱等问题,且当缠绕辊表面缠绕满电线时只能对电线进行堆叠回收,电线回收较乱,也不能根据电线的实际长度来调整缠绕辊的直径,若电线长度过长回收区域有限就无法对电线进行完整回收,在回收过程中张力过小时电线容易在缠绕辊表面凸起,电线回收会出现松动,影响后续的电线回收工作的问题,提供一种电线绕线辊。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线绕线辊,包括:
[0007]用于支撑的第一支撑圆架;
[0008]第二支撑圆架,设置在第一支撑圆架的一侧;
[0009]拆卸单元,设置在第一支撑圆架和第二支撑圆架的内部,用于实现绕线器的更换;
[0010]调节机构,设置在第一支撑圆架的一侧,用于提高绕线空间,由调节单元和辅助调节单元组成;
[0011]绕线单元,设置在第一支撑圆架的一侧,用于实现电线的绕线工作;
[0012]压紧机构,设置在第二支撑圆架的一侧,用于对电线进行绕线压紧,由上压紧单元和下压紧单元组成。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拆卸单元包括有设置在第一支撑圆架内部的第一转动圆块,所述第二支撑圆架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转动圆块。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单元包括有设置在第一支撑圆架一侧的调
节槽,所述第一支撑圆架的一侧安装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一侧安装有双轴转杆,所述双轴转杆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所述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的内壁开设有与双轴转杆外表面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一移动块与所述第二移动块的一侧安装有铰接圆块,所述铰接圆块的外表面安装有伸缩架,所述伸缩架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端安装有上缠绕辊,所述伸缩架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端安装有下缠绕辊。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辅助调节单元包括有设置在下缠绕辊上表面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安装有伸缩套筒,所述伸缩套筒的一端与所述上缠绕辊的下端连接安装。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绕线单元包括有设置在第一支撑圆架一侧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内部开设有电线通槽,所述上缠绕辊与所述下缠绕辊的内部开设有电线缠绕槽,所述电线缠绕槽的内壁安装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安装有防磨软胶,所述第一支撑圆架的一侧开设有转杆槽,所述转杆槽的内部安装有驱动转杆,所述驱动转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圆块的一侧连接,所述驱动转杆的另一端安装有转把手。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压紧单元包括有设置在第二支撑圆架一侧的转齿槽,所述转齿槽的内部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第二支撑圆架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升降槽,所述第一升降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齿条杆,所述第一齿条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的底端安装有上压紧圆弧板。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压紧单元包括有设置在第二支撑圆架一侧的第二升降槽,所述第二升降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三复位弹簧,所述第三复位弹簧的一端安装有第二齿条杆,所述第二齿条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上端安装有下压紧圆弧板。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缠绕辊与所述下缠绕辊的一侧安装有滑块,所述驱动齿轮的后表面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转动圆块的一侧连接。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通过设置调节机构,由调节单元和辅助调节单元的相互配合实现调整上缠绕辊和下缠绕辊之间的距离,方便根据需要缠绕电线的长度来调整上缠绕辊和下缠绕辊的直径大小,为电线缠绕提供更多的缠绕空间,避免电线过长需要更换绕线器或无法完全对电线进行绕线等情况出现,提高绕线器的适用性;
[0022]2、通过设置绕线单元实现将电线缠绕进上缠绕辊和下缠绕辊开设的电线缠绕槽内,使电线有规则缠绕的同时进一步增加了电线缠绕的空间,电线不直接绕缠绕辊表面进行缠绕,不易发生过厚缠绕堆叠,提高电线缠绕的效果。
[0023]3、通过设置压紧机构,由上压紧单元和下压紧单元实现与缠绕辊转动同步对缠绕的电线进行压紧工作,有效避免缠绕张力不够电线缠绕凸起,影响后续电线继续缠绕工作,保证电线缠绕的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上缠绕辊俯视结构示意图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压紧机构结构胡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支撑圆架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双轴转杆、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安装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第一支撑圆架;2、第二支撑圆架;3、第一转动圆块;4、第二转动圆块;5、调节槽;6、旋转块;7、双轴转杆;8、第一移动块;9、第二移动块;10、铰接圆块;11、伸缩架;12、第一连接块;13、上缠绕辊;14、第二连接块;15、下缠绕辊;16、滑块;17、伸缩杆;18、伸缩套筒;19、限位块;20、电线通槽;21、电线缠绕槽;22、第一复位弹簧;23、防磨软胶;24、转把手;25、驱动转杆;26、转杆槽;27、驱动齿轮;28、转齿槽;29、第一升降槽;30、第二复位弹簧;31、第一齿条杆;32、第一压板;33、上压紧圆弧板;34、第二升降槽;35、第三复位弹簧;36、第二齿条杆;37、第二压板;38、下压紧圆弧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线绕线辊,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撑的第一支撑圆架(1);第二支撑圆架(2),设置在第一支撑圆架(1)的一侧;拆卸单元,设置在第一支撑圆架(1)和第二支撑圆架(2)的内部,用于实现绕线器的更换;调节机构,设置在第一支撑圆架(1)的一侧,用于提高绕线空间,由调节单元和辅助调节单元组成;绕线单元,设置在第一支撑圆架(1)的一侧,用于实现电线的绕线工作;压紧机构,设置在第二支撑圆架(2)的一侧,用于对电线进行绕线压紧,由上压紧单元和下压紧单元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线绕线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单元包括有设置在第一支撑圆架(1)内部的第一转动圆块(3),所述第二支撑圆架(2)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转动圆块(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线绕线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包括有设置在第一支撑圆架(1)一侧的调节槽(5),所述第一支撑圆架(1)的一侧安装有旋转块(6),所述旋转块(6)的一侧安装有双轴转杆(7),所述双轴转杆(7)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一移动块(8)和第二移动块(9),所述第一移动块(8)和第二移动块(9)的内壁开设有与双轴转杆(7)外表面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一移动块(8)与所述第二移动块(9)的一侧安装有铰接圆块(10),所述铰接圆块(10)的外表面安装有伸缩架(11),所述伸缩架(11)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连接块(12),所述第一连接块(12)的一端安装有上缠绕辊(13),所述伸缩架(11)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连接块(14),所述第二连接块(14)的一端安装有下缠绕辊(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线绕线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调节单元包括有设置在下缠绕辊(15)上表面的伸缩杆(17),所述伸缩杆(17)的一端安装有伸缩套筒(18),所述伸缩套筒(18)的一端与所述上缠绕辊(13)的下端连接安装。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中晟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