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电致发光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9823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化合物,所述有机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机化合物核心结构为特殊的稠环及螺环骨架可使分子的HOMO能级和LUMO能级重叠较小,并且螺环结构还可以使化合物获得较高的热稳定性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同时含螺环结构的化合物还具有合适的空间扭曲性,可以降低分子作用力,减小分子间堆叠,从而有利于降低浓度猝灭,降低效率滚降,并且使化合物还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薄膜稳定性;再者核心结构两侧连接L1和L2基团,使材料具有同时传输空穴和电子的能力,并且通过引入双极传输主体,有利于发光层中的电荷传输平衡,可以拓宽激子复合区域,简化器件结构,提高器件效率。提高器件效率。提高器件效率。提高器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电致发光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
,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电致发光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电致发光材料(OLED)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具有超薄、自发光、视角宽、响应快、发光效率高、温度适应性好、生产工艺简单、驱动电压低、能耗低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柔性显示、固态照明和车载显示等行业。
[0003]按发光机理可分为电致荧光和电致磷光两种。荧光是单重态激子的辐射衰减跃迁,磷光则是三重态激子辐射衰减到基态所发射的光。根据自旋量子统计理论,单重态激子和三重态激子的形成概率比例是1:3。荧光材料内量子效率不超过25%的限制,外量子效率普遍低于5%;电致磷光材料的内量子效率理论上达到100%,外量子效率可达20%。1998年,我国吉林大学的马於光教授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Forrest教授分别报道了采用锇配合物和铂配合物作为染料掺杂入发光层,第一次成功得到并解释了磷光电致发光现象,并开创性的将所制备磷光材料应用于电致发光器件。
[0004]由于磷光重金属材料有较长的寿命(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其中,X选自取代的C原子、取代的N原子、O或S;Y为C或Si;L1与L2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杂环基;所述取代的C6~C30的芳基与取代的C6~C30的杂环基中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氘、硝基、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与未取代的C2~C30的杂环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取代的C原子与取代的N原子中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硝基、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与未取代的C2~C30的杂环基中的一种或多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的C6~C30的芳基与取代的C2~C30的杂环基中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单环芳基、单环杂芳基、多环芳基、多环杂芳基与芳胺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杂环基中的杂原子选自O、S与N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取代的C6~C30的芳基与取代的C6~C30的杂环基中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氘、硝基、氰基、C1~C5的烷基、苯基、联苯基、萘基、芘基、菲基、荧蒽基、基、蒽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喹喔啉基、吖啶基、咔唑基、苯胺基、二苯胺基、吡啶基、吡嗪基、哒嗪基、咪唑基与吡咯基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L1与L2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四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蒽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亚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芘基、取代或为取代的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芴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螺二芴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呋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噻吩基、取代或为取代的咪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噻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噁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异噁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噻二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噁二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吲哚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呋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咪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噻吩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吡啶、取代或未取代的喹啉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异喹啉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喹喔啉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喹唑林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菲啰啉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咔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呋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噻吩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蒽酮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荧蒽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茚并咔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啶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嘧啶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吡嗪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哒嗪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嗪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吲哚并咔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吲哚并苯并呋喃基、取
代或未取代的吲哚并苯并噻吩基、取代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东阳刘营过宇阳周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