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发光材料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9190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材料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该有机发光材料的结构式为:式中:Ar1和Ar2独立的选自C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发光材料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发光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有机发光材料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0002]有机发光二极管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有机发光半导体。由美籍华裔教授邓青云于1979年在实验室中发现。OLED显示技术具有自发光、广视角、几乎无穷高的对比度、较低耗电、极高反应速度等优点。但是,作为高端显示屏,价格上也会比液晶电视要贵。有机电致发光技术是最新一代平板显示技术,可用于平板显示器和照明光源,目前商品化的平板显示器已投入市场,照明光源由于其自身的绝对优势也很快将产业化。电致发光器件具有全固态结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是构成该器件的核心和基础,新材料的开发是推动电致发光技术不断进步的源动力。对原有材料制备和器件优化也是现在有机电致发光产业的研究热点。
[0003]1965年,Pope等人首次发现了蒽单晶的电致发光性质,这是有机化合物的首例电致发光现象。为制作效率高的有机发光器件,研究者逐渐把器件内的有机物层的机构从单层变为了多层结构。把EL器件设计为多层结构式是由于空穴和电子的移动速度不同,适当的设计出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及电子注入层,提高了空穴和电子的传输效率,使器件中空穴和电子达到了均衡,从而提高了发光效率。但现阶段的电子传输材料还存在发光效率低、驱动电压略高和寿命短的现象,研究者们致力于提供性能较好的发光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材料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机发光材料,通过选择特定的杂环组合,得到的有机发光材料在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子传输层后,提高了电子的传输效率,使器件中空穴和电子达到了均衡,使得器件的发光效率和寿命均有提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有机发光材料,其结构式如化学式1所示:
[0007][0008]式中:Ar1和Ar2独立的选自C6

C18芳基、C4

C15杂芳基及其组合;式中:m和n为1

3的整数。
[0009]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芳基为,苯、联苯、萘和芴中的一种;
[0010]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杂芳基中的杂原子为N、S和O中的至少一种。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最优选所述有机发光材料选自以下结构中:
[0012][0013][0014][0015][0016]以上仅列举了一些具体的结构形式,但是这系列发光材料不局限上述分子结构,凡是这些基团及其取代的这些基团和取代位置的简单变换就可以得到其他具体的分子结构,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17]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含所述的有机发光材料,还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置于所述两电极之间的有机物层,其中,所述有机物层中包含有本专利技术化学式1所示的有机发光材料;本专利技术化学式1所示的有机发光材料可以是单一形态或与其它物质混合存在于有机物层中。
[0018]优选的,所述有机物层至少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既具备空穴注入又具备空穴传输技能层、电子阻挡层、发光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既具备电子传输又具备电子注入技能层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9]优选的,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至少一层功能层含有本专利技术化学式1所示的有机发光材料。
[0020]优选的,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电子传输层,所述电子传输层含有本专利技术化学式1所示的有机发光材料。
[002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器件可以用于有机发光器件、有机太阳电池、电子纸、有机感光体或有机薄膜晶体管。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机发光材料,通过选择特定的杂环的结合,得到的有机发光材料在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子传输层后,使得器件的发光效率和寿命均有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1
[0026]一种有机发光材料L001,即编号为L001的化合物,具体合成步骤如下:
[0027]1)、在氮气保护体系下,称取A

001(31.29mmol,10g),B

001(29.80mmo1,8.23g)加入反应体系中,加入300ml甲苯、150ml无水乙醇和150mL纯净水的混合溶液,加入11g无水碳酸钠和0.35g四(三苯基磷)钯,氮气保护下加热90℃保持搅拌24小时,TLC点板监测原料B

001无剩余,然后将反应体系冷却到25℃,加入200ml水,分液,收集有机相,萃取,合并有机相,用100g无水硫酸钠干燥,将有机相过200g硅胶的硅胶漏斗,将有机相滤液减压蒸馏至无液体流出,加入200ml无水乙醇搅拌10分钟,减压过滤,滤饼用石油醚淋洗,将滤饼真空烘干,得到类白色粉末的C

001(11.2g,产率为79.89%);
[0028]HPLC纯度:大于98.5%;
[0029]质谱:计算值为470.92;测试值为471.0;
[0030]元素分析:计算值C:71.42%;H:3.21%;N:17.85%Cl:7.53%;测试值为:C:71.50%;H:3.25%;N:17.90%Cl:7.50%。
[0031]2)、在氮气保护体系下,称取C

001(23.78mmol,11.2g),D

001(26.16mmo1,9.21g)入反应体系中,加入350ml甲苯、180ml无水乙醇和180ml纯净水的混合溶液,加入8.8g无水碳酸钠和0.3g四(三苯基磷)钯,氮气保护下加热90℃保持搅拌24小时,TLC点板监测中间体C

001无剩余,然后将反应体系冷却到50℃,分液,收集有机相,萃取,合并有机相,用100g无水硫酸钠干燥,将有机相过150g硅胶的硅胶漏斗,将有机相滤液减压蒸馏至无液体流出,加入500ml石油醚搅拌10min,减压过滤,滤饼用石油醚淋洗,将滤饼真空烘干,将产品用500ml甲苯,加热到110℃溶解,将反应体系温度降至30℃析出,减压过滤,滤饼用石油醚淋洗,50℃真空烘干,得到类白色粉末的L001(12.5g,产率为70.74%);
[0032]HPLC纯度:大于99.5%;
[0033]质谱:计算值为742.85;测试值为742.80;
[0034]元素分析:计算值C:80.84%;H:4.07%;N:15.08%;测试值为:C:80.90%;H:4.10%;N:15.10%。
[0035]具体的,步骤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有机发光材料具有化学式1所示的结构:中:Ar1和Ar2独立的选自C6

C18芳基、C4

C15杂芳基及其组合;式中:m和n为1

3的整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芳基为苯、联苯、萘和芴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杂芳基中的杂原子为N、S和O中的至少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扬张小良刘士忠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凯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