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外科患者护理用肺部呼气训练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9782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一种胸外科患者护理用肺部呼气训练器械,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端分别设置有吹气管和出气口,所述壳体内等角度设置有多个刮片,所述刮片与壳体内壁滑动连接且保持密封;多个所述刮片共同设置有负载机构,所述负载机构用于为刮片提供可调节的负荷力;刮片运动过程中,能够刮擦壳体内壁,对壳体内壁进行自动清理,防止设备内滋生细菌,对患者进行更好的保护,以免患者因细菌的问题产生二次伤害。菌的问题产生二次伤害。菌的问题产生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外科患者护理用肺部呼气训练器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胸外科患者护理用肺部呼气训练器械。

技术介绍

[0002]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一些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治愈后,其肺活量会降低,肺功能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针对这种现象,医院在对患者进行呼吸内科治疗的同时,也会通过辅助训练进行康复辅助治疗;例如通过锻炼来增加患者的肺活量,从而改善病情,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并且可防止疾病的复发。
[0003]传统的训练设备大多采用诸如气球、弹簧活塞等弹性件作为功能元件,使患者锻炼时,随着患者不断呼气,训练设备的压力不断增加,进一步的,患者肺部承受压力也不断增加,易使患者过载锻炼,对患者造成损伤,无法使患者进行合理而科学的锻炼;并且由于人在呼气时,会吐出大量的水蒸气,这就使得训练设备内会冷凝大量水珠,进而长期使用后会滋生大量的细菌,同时使用过程中,设备内的水珠也容易回流到患者口中,非常的不卫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外科患者护理用肺部呼气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外壁分别设置有吹气管(2)和出气口(3),所述壳体(1)内等角度设置有多个刮片(4),所述刮片(4)与壳体(1)内壁滑动连接且保持密封;多个所述刮片(4)共同设置有负载机构,所述负载机构用于为刮片(4)提供可调节的负荷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患者护理用肺部呼气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一个环形密闭容腔,所述壳体(1)上端与吹气管(2)水平固定连通,所述出气口(3)开设在壳体(1)外侧;所述负载机构与壳体(1)外壁内侧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胸外科患者护理用肺部呼气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机构包括环形轨道(5

1),所述环形轨道(5

1)内安放有依次排列的钢珠(5

2),所述壳体(1)外壁内侧贯穿开设有滑槽(1

1),所述刮片(4)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4

1),所述连接柱(4

1)均与对应位置上的钢珠(5

2)固定连接,相邻的所述连接柱(4

1)间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板(4

2),所述弧形板(4

2)与滑槽(1

1)滑动连接;所述环形轨道(5

1)内侧固定连接有限行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胸外科患者护理用肺部呼气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轨道(5

1)内侧壁开设有卡槽(5
‑1‑
1);所述限行机构包括T形橡胶条(6

1),所述T形橡胶条(6

1)两端分别与环形轨道(5

1)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T形橡胶条(6

1)的凸起端能够插入卡槽(5
‑1‑
1)并与环形轨道(5

1)内的钢珠(5

2)接触,所述环形轨道(5

1)两侧壁共同滑动连接有调节块(6

2),所述调节块(6

2)间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柱(6

3)和第二滑柱(6

4),所述第一滑柱(6

3)和第二滑柱(6

4)贴近环形轨道(5

1),所述T形橡胶条(6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君蓉毛燕君胡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肺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