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管线加固保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市政工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道路管线加固保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对已有管线的保护以及迁改过程中发现,光缆、电力等过路管线打埋设较浅,由于路上重型车辆长时间的碾压冲击,使得过路管线上的保护套管大都变形或者已经破损严重,不仅影响管线的正常工作,也使得路面出现局部凹陷,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3]相关技术中,公告号为CN110943421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过路管线保护结构及过路管线施工方法,包括:至少两层依次叠放的线固定件;其中,任意相邻两层线固定件相对侧均设置有若干个沿线固定件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的保护槽,相邻两层线固定件的保护槽一一对应设置且围设成通槽,用以穿设过路管线,以对其进行保护加固。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过路管线与保护槽之间存在间隙,保护槽的内侧壁不能稳定夹持过路管线,当过路管线上层路面不断有重型车辆行驶过时,过路管线依旧有可能发生振动,过路管线之间的保护套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管线加固保护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1)、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侧的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工作台(3),所述工作台(3)与盖板(2)相互靠近的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夹持组件(4),所述夹持组件(4)包括用于固定保护套管(15)的夹持板(41),相邻所述夹持板(41)相互靠近的侧面上均开设有弧形槽(411),相邻所述弧形槽(411)相互配合,且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在竖直方向上驱动所述工作台(3)移动的升降组件(31),所述底座(1)与所述盖板(2)之间通过固定组件(5)相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管线加固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4)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夹持板(41)上的弧形板(42),所述弧形板(42)与所述弧形槽(411)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9),所述缓冲组件(9)包括铰接于所述弧形槽(411)内侧壁上的固定套筒(91)、穿设于所述固定套筒(91)并与所述固定套筒(91)滑移配合的移动柱(92)、设置于所述固定套筒(91)内并与所述移动柱(92)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簧(93),所述移动柱(92)远离所述固定套筒(91)的端部与所述弧形板(42)铰接,所述第一弹簧(93)远离所述移动柱(92)的端部与所述固定套筒(91)的内端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管线加固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箱(14),所述升降组件(31)包括竖直穿设于所述安装箱(14)内并与所述安装箱(14)滑移配合的螺纹柱(311)、套设于所述螺纹柱(311)上并与所述螺纹柱(311)螺纹配合的第一蜗轮(312)、穿设于所述安装箱(14)内并与所述第一蜗轮(312)相互啮合的第一蜗杆(313);所述螺纹柱(311)延伸出所述安装箱(14)的端部与所述工作台(3)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蜗轮(312)与所述安装箱(14)的内顶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蜗杆(313)延伸出所述安装箱(14)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手轮(314),所述第一蜗杆(313)与所述安装箱(14)转动连接;所述工作台(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32),所述导向杆(32)穿设于所述安装箱(14)内并与所述安装箱(14)滑移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管线加固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靠近所述底座(1)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预定位插管(21),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多个预定位柱(11),所述预定位柱(11)与所述预定位插管(21)一一对应,所述预定位柱(11)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预定位插管(21)插接配合的插接槽(1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管线加固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滑动穿设于所述预定位插管(21)上的插接块(51)、固定连接于所述插接块(51)上的定位块(52)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定位块(52)上的第二弹簧(53),所述第二弹簧(53)远离所述定位块(52)的端部与所述预定位插管(2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插接槽(11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金金,夏淼,束道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海陆通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