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叉部动脉瘤闭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9671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39
本申请涉及一种分叉部动脉瘤闭塞装置,包括支撑部、连接部及阻塞部,阻塞部呈网状结构,且阻塞部能够贴附至动脉瘤的颈口,连接部的一端固定至阻塞部的网面上,另一端与支撑部连接,支撑部为镂空管状结构,支撑部能够贴附在血管内壁上。镂空管状的支撑部释放后能够贴附在分叉部血管的内壁处,并通过连接部将支撑部与阻塞部连接,连接部位于分叉部血管的岔口位置,以使网状结构的阻塞部能够固定至动脉瘤的颈口处,实现瘤内的致密封堵,解决了分叉部动脉瘤分支闭塞问题,降低了缺血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更具体的,对于医疗人员,该装置降低了器械植入人体过程中的操作难度,从而缩短手术时间,并降低手术风险。并降低手术风险。并降低手术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叉部动脉瘤闭塞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叉部动脉瘤闭塞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创介入手术是治疗血管动脉瘤的一种常见治疗手段,对于分叉部动脉瘤而言同样如此。
[0003]目前对于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技术有球囊辅助弹簧圈致密填塞、支架辅助弹簧圈致密填塞以及动脉瘤封堵装置等不同方法。上述治疗技术的目标是实现动脉瘤封堵闭塞的同时,避免器械植入后造成分叉部血管的闭塞。在上述技术中,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对于球囊的到位能力有很高要求,同时弹簧圈在植入后仍存在从瘤内脱离的风险,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为了避免分叉部血管闭塞,对于支架的释放技巧,手术中医疗人员的操作要求较高,有一定的缺血并发症发生概率。
[0004]综上,采用现有的医疗设备治疗分叉部动脉瘤难度大,手术风险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分叉部动脉瘤闭塞装置,包括支撑部、连接部及阻塞部;所述阻塞部呈网状结构,且所述阻塞部能够贴附至动脉瘤的颈口;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固定至所述阻塞部的网面上,另一端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叉部动脉瘤闭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连接部及阻塞部;所述阻塞部呈网状结构,且所述阻塞部能够贴附至动脉瘤的颈口;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固定至所述阻塞部的网面上,另一端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支撑部为镂空管状结构,所述支撑部能够贴附在血管内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叉部动脉瘤闭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塞部为横向及纵向的直线编织丝交织制成,且所述阻塞部上每平方英尺内的编织交点的个数在150个

200个范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叉部动脉瘤闭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所述连接部及所述阻塞部为多条编织丝编织制成,且所述支撑部、所述连接部及所述阻塞部一体编织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叉部动脉瘤闭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丝状结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阻塞部的一端粘接或焊接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叉部动脉瘤闭塞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弧形延伸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弧形延伸部连接;所述弧形延伸部的弧面最外侧边缘与所述支撑部焊接或粘接固定,所述弧形延伸部的凸弧面一侧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相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格刘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励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