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路瓷绝缘子固定线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9647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缆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路瓷绝缘子固定线夹,包括压板、上夹板、下夹板、螺杆、套筒,上夹板与下夹板的两端重叠组合成一与绝缘子颈部适配的圆孔,螺杆设有两根,分别贯穿上夹板与下夹板重叠的位置,螺杆下端的螺帽与下夹板的下端面抵接,套筒设在螺杆上端并与螺杆螺纹连接,套筒贯穿压板的一端且套筒能够相对压板转动,套筒上端的螺帽与压板的上端面抵接,压板的下端中部设有前后贯穿压板的第一卡槽,第一卡槽与绝缘子上端的线槽相适配,上夹板的上端设有包括第一定位槽的第一定位件,下夹板的上端设有包括第二定位槽的第二定位件,第一定位槽及第二定位槽与绝缘子的线槽处于同一水平面且同轴线。的线槽处于同一水平面且同轴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路瓷绝缘子固定线夹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安装
,尤其涉及一种线路瓷绝缘子固定线夹。

技术介绍

[0002]线路瓷绝缘子通常用于固定高压电缆,使用时电缆放置在绝缘子上端的线槽内,再用扎线缠绕的方式将电缆与针式绝缘子捆绑固定,这种方式效率低下,且捆绑方式及捆绑松紧度都没有统一标准,随意性大,容易导致固线不牢,长时间使用会松动甚至出现松脱,扎线通常采用铝线等金属线,直接缠绕在电缆外皮上,会造成电缆外皮损伤,容易造成电缆过热甚至漏电短路等危险,且绝缘电缆会与金属线直接接触而有漏电隐患。目前,也有技术针对传统的电缆固定方式进行了改进,利用固线机构将电缆固定在绝缘子上,但现有的固线机构通常对电缆的固定效果不太理想,安装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线路瓷绝缘子固定线夹。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线路瓷绝缘子固定线夹,包括压板、上夹板、下夹板、螺杆、套筒,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的两端重叠组合成一与绝缘子颈部适配的圆孔,所述螺杆设有两根,分别贯穿上夹板与下夹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路瓷绝缘子固定线夹,包括压板(11)、上夹板(12)、下夹板(13)、螺杆(14)、套筒(1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12)与下夹板(13)的两端重叠组合成一与绝缘子颈部适配的圆孔,所述螺杆(14)设有两根,分别贯穿上夹板(12)与下夹板(13)重叠的位置,所述螺杆(14)下端的螺帽与下夹板(13)的下端面抵接,所述套筒(15)设在螺杆(14)上端并与螺杆(14)螺纹连接,所述套筒(15)贯穿压板(11)的一端且套筒(15)能够相对压板(11)转动,所述套筒(15)上端的螺帽与压板(11)的上端面抵接,所述压板(11)的下端中部设有前后贯穿压板(11)的第一卡槽(111),所述第一卡槽(111)与绝缘子上端的线槽相适配,所述上夹板(12)的上端设有包括第一定位槽(1211)的第一定位件(121),所述下夹板(13)的上端设有包括第二定位槽(1311)的第二定位件(131),所述第一定位槽(1211)及第二定位槽(1311)与绝缘子的线槽处于同一水平面且同轴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路瓷绝缘子固定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121)还包括第一定位板(1212),所述第一定位板(1212)与上夹板(12)的弧形内底面具有一定距离,且第一定位板(1212)与上夹板(12)相适配,所述第一定位槽(1211)位于第一定位板(1212)的上端,所述第二定位件(131)还包括第二定位板(1312),所述第二定位板(1312)与下夹板(13)的弧形内底面具有一定距离,且第二定位板(1312)与下夹板(13)相适配,所述第二定位槽(1311)位于第二定位板(1312)的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路瓷绝缘子固定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板(1212)包括第一底板(1213)和第一凸板(1214),所述第二定位板(1312)包括第二底板(1313)和第二凸板(1314),所述第一定位槽(1211)前后贯穿第一凸板(1214),所述第二定位槽(1311)前后贯穿第二凸板(1314),所述第二底板(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招明刘绮刘义敏黄硕王义敬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高强电瓷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