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浮渣分离机构的沉淀池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生物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浮渣分离机构的沉淀池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污水生物处理行业中,主要由各种生物体组成的活性污泥在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操作时,如果因各种原因上浮至水面,就可能引起污泥上浮现象。污泥上浮一方面会导致泥水分离效果变差,使得出水中有机物浓度和悬浮固体浓度升高,另一方面则可能减少回流至曝气池的污泥量,给污水生物处理的控制带来困难。此外,污水中密度小于水的难降解杂质或者从外部环境意外落入沉淀池的漂浮杂质,也会在水面上随上清流出,导致出水水质下降。因此,在沉淀池(例如二沉池)中分离去除由上浮污泥以及各种可漂浮杂质构成的浮渣对保证出水水质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有技术中分离浮渣的机械刮除、膜过滤等技术往往存在分离效果不佳、建设或运行成本过高、结构或操作复杂等问题。因此,仍然需要改进的具有浮渣分离机构的沉淀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浮渣分离机构的沉淀池以解决前述现有技术中的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浮渣分离机构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出水部和第一出渣堰,第一出渣堰以环绕池体的整个内壁的方式设于池体的上部内壁上使得池体内的水面不与池体的内壁接触,并且第一出渣堰的入口与池体内水面平齐使得在混合液导入池体时池体中水面上漂浮的浮渣被池体上部的上清夹带进入第一出渣堰,所述出水部是设置于第一出渣堰的下方的出水堰并且具有位于池体内水面下方的出水堰入口用于排出池体上部的上清,和/或是设置于第一出渣堰的下部的第二出水管并且具有位于第一出渣堰内水面下方的出水管入口用于排出第一出渣堰中的上清。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具有浮渣分离机构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出渣堰的内部还设有第二出渣堰,第二出渣堰的入口低于第一出渣堰的入口并且与第一出渣堰内的水面平齐以便第一出渣堰中漂浮的浮渣被第一出渣堰中的上清夹带进入第二出渣堰。3.根据权利要求3的所述具有浮渣分离机构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渣堰环绕设置于池体的整个内壁。4.根据权利要求3的所述具有浮渣分离机构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渣堰是散布在第一出渣堰中的一个或多个出渣管,所述一个或多个出渣管的入口端面与第一出渣堰内的水面平齐以便第一出渣堰中漂浮的浮渣被第一出渣堰中的上清夹带进入其中。5.根据权利要求1
‑
4中任一项的所述具有浮渣分离机构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的下部还设有曝气装置用于对池体中的混合液进行曝气。6.一种用于沉淀池的浮渣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0,提供根据权利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