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用的液冷端子散热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线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用的液冷端子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汽车已经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也向轻量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对充电功率及充电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想提高充电速度缩短充电时间,需要从提高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方面来研究,单纯的加大导体的截面积增大载流量不能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减小电缆规格同时提高充电电流以及提高整个充电系统的绝缘性,确保充电过程中温升满足安全标准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目前现有技术也提出了大功率液冷型充电枪,一般液冷电缆中冷却管从导体中引出,导体与端子进行压接,冷却只是对电缆部分起作用,端子压接区得不到冷却仍会温度高。导体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下会加速老化,则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增高。电流作为影响温度上升的主要因素,往往因为温度过高而不得不限制电流的大小。在实际的冷却循环中,效率低,散热慢,从而限制了大功率充电时电流的上限;如何快速带走端子压接区及接触区的热量,降低温度成为整个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充电的充电用的液冷端子散热结构,包括具有液流通道的套筒、连接于所述套筒的铜排、插接于铜排内的导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包括与外部电源部件电连接的插接部和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液流通道的插接管,所述导芯呈圆柱状其一端部通过压接工艺连接于插接管内,所述插接管与导芯之间形成第一液流通道,所述插接管的管壁上设有过液孔,所述插接管与外周侧的部分套筒之间形成第二液流通道,所述第一液流通道通过过液孔与所述第二液流通道相互贯通,所述第二液流通道连通至所述套筒的液流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充电用的液冷端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液孔包括远离导芯与铜排连接的端部方向的第一过液孔,和接近所述导芯的端部方向的第二过液孔。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充电用的液冷端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管连接一内衬管,所述内衬管至少部分的套设在所述套筒内,所述导芯套设在所述内衬管内同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青林,徐文军,杨腾,肖飞,胡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