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传输系统光中继站室外一体柜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49496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纤传输系统光中继站室外一体柜。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设备安装单元、空调单元、配电单元,所述设备安装单元包括设于一体柜内部的设备安装舱以及用于进入设备安装舱的设备舱门;所述空调单元包括设于一体柜内部的空调舱、空调外机、动力环境监测模块和空调内机;所述配电单元包括设于一体柜内部的综合配电舱、监控模块和电源模块、综合舱门,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设备安装单元内的设备、动力环境监测模块、空调内机、空调外机连接,所述综合配电舱和设备安装舱互相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布局紧凑、集成化高,采用内部操作方式,将设备安装舱和综合配电舱分离,能节省柜体内空间,通过热管空调的设置并利用空调外机与空调内机高差,基于热管复合功能提升空调功耗利用率。复合功能提升空调功耗利用率。复合功能提升空调功耗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纤传输系统光中继站室外一体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传输
,尤其是指光纤传输系统光中继站室外一体柜。

技术介绍

[0002]光纤传输系统中,光中继站起到信号放大及波道均衡作用。传统光中继站设置在建筑面积超过60平方米的土建机房内,因机房占地面积大,同时需要考虑光缆进出局的要求,机房选址困难,导致光放段长度参差不齐,光中继距离相对理论模型偏差较大,严重影响传输性能,导致无电中继距离严重缩短,极大增加了建设和维护成本。
[0003]随着装机和局站需求的增多,电信领域出现在机房内设置一体化机柜用以提高装机利用率,和以室外柜代替机房进行装机的方案。如申请号为2017110246270“一种设有一体化机柜的机房系统”,是在传统机房内部设置一体化机柜,机柜集成供电、装机和监控功能,以功能集成的装机模块,替代传统机房按照专业进行空间划分的操作。“铁塔室外柜”以金属框架、保温复合板和柜门,组装成安装铁塔通信设备的的室外机柜,替代传统铁塔基站机房。申请号为2017106509023“智能一体化机柜及其控制方法”,通过机柜内的风道划分和气流组织,用以控制机柜的温度。
[0004]但现有机柜适用的场景非常有限,难以满足光纤传输系统光中继机房的要求。由于传统的光中继站设站需要建设60平方米左右光中继机房,机房建设牵涉到征地、引电等环节,机房建设成本高,建设难度大。受限于建设成本和建设难度,机房无法选址通常偏离光缆路由,机房间站距参差不齐。机房位置偏离光缆路由导致光缆进出局需要从路由沿线引接分歧,增加路由长度,导致分歧光缆重路由,影响光缆安全性的问题。站距参差不齐导致中继段落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传输性能,导致超100G传输系统无电中继距离太短,需要沿线设置多个电中继节点,电中继节点建设成本高,能耗高,导致系统性价比不足。
[0005]此外,现有室外柜产品柜体内部被设备占据,设备操作期间需要打开柜门,人员站立在柜外操作,导致机柜无法全天候作业,而机柜采用的空调系统集成在机柜的柜门上,或者安装在机柜侧面的卡槽内部,导致空调散热环境差、易堵塞且空调故障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室外柜的柜体内部被设备占据,设备操作期间需要打开柜门,人员站立在柜外操作,导致机柜无法全天候作业,而机柜采用的空调系统集成在机柜的柜门上,或者安装在机柜侧面的卡槽内部,导致空调散热环境差、易堵塞且空调故障率高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光纤传输系统光中继站室外一体柜,包括设备安装单元、空调单元、配电单元,所述设备安装单元包括设于一体柜内部的设备安装舱以及用于进入设备安装舱的设备舱门;所述空调单元包括设于一体柜内部的空调舱、设于一体柜外侧顶部的空调外机、设于空调舱内的动力环境监测模块和空调内机;所述配电单元包括设于一体柜内部的综合配电舱、设于综合配电舱内的监控模块和电源模块、以及用于
进入综合配电舱内的综合舱门,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设备安装单元内的设备、动力环境监测模块、空调内机、空调外机连接,用于为所述一体柜供电,所述综合配电舱和设备安装舱互相分离;所述动力环境监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一体柜内部的环境参数并传送至监控模块,所述监控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环境参数并控制空调内机和空调外机,利用空调内机与空调外机的高度差设置,基于热管复合功能提升空调效率,智能选择机械制冷或自然冷却的散热方式来改善一体柜内部的环境。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体柜包括底座、顶盖及设于底座和顶盖之间的柜体,所述设备舱门、综合舱门分别设于柜体上。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外机设于顶盖上。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嵌入式电源组件、锂电池组件,所述锂电池组件用于在所述配电单元不工作时,为所述一体柜供电。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光纤配线架模块,所述光纤配线架模块设于空调舱内。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应急散热单元,所述应急散热单元包括进风风阀、排风组件,所述进风风阀设于设备舱门,所述排风组件设于一体柜顶部,当空调故障或动力环境监测模块检测到一体柜内部温度达到预设温度阈值时,监控模块控制应急通风道开启,外部风由进风风阀进风并通过排风组件排风。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安装舱内设有多个机柜安装架及内部操作区域,所述设备舱门设于内部操作区域横向一侧,所述多个机柜安装架布设于内部操作区域的纵向两侧。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调舱设于内部操作区域横向另一侧,所述综合配电舱设于所述空调舱的纵向一侧。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消防单元,所述消防单元包括气消钢瓶,所述气消钢瓶设于柜体内侧顶部。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安装舱和空调舱之间形成夹角区域,所述气消钢瓶位于夹角区域内。
[0017]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光纤传输系统光中继站室外一体柜,布局紧凑、集成化高,采用内部操作方式,将设备安装舱和综合配电舱分离,并设置相应的可单独开门的设备舱门和综合舱门,可与设备安装舱分开维护管理,减少设备安装舱开门次数,可以在关闭设备舱门的情况下在内部操作区域完成设备安装舱内部设备操作,避免长时间开门导致的灰尘进入设备安装舱,内置多个设备安装架,可供设备安装的容量大,同时可以应对恶劣天气,具备全天候作业的能力;将空调外机置于柜体顶部,能节省柜体内空间,通过热管空调的设置并利用空调外机与空调内机高差,基于热管复合功能提升空调功耗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0]图1是光纤传输系统光中继站室外一体柜整体结构图。
[0021]图2是光纤传输系统光中继站室外一体柜布局俯视图。
[0022]图3是光纤传输系统光中继站室外一体柜空调舱示意图。
[0023]图4是光纤传输系统光中继站室外一体柜的消防单元和应急散热单元示意图。
[0024]图5是光纤传输系统光中继站室外一体柜空调舱另一视角(省略部分柜体)的示意图。
[0025]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设备安装单元;11、设备安装舱;12、设备舱门;13、机柜安装架;14、内部操作区域;2、空调单元;21、空调舱;22、空调外机;23、空调内机;24、空调铜管孔;25、馈线窗;3、配电单元;31、综合配电舱;32、综合舱门;33、配电综合柜;41、底座;42、顶盖;43、柜体;431、走线槽;5、ODF模块;6、消防单元;61、气消钢瓶;7、应急散热单元;71、进风风阀;72、排风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光纤传输系统光中继站室外一体柜,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安装单元,所述设备安装单元包括设于一体柜内部的设备安装舱以及用于进入设备安装舱的设备舱门;空调单元,所述空调单元包括设于一体柜内部的空调舱、设于一体柜外侧顶部的空调外机、设于空调舱内的动力环境监测模块和空调内机;配电单元,所述配电单元包括设于一体柜内部的综合配电舱、设于综合配电舱内的监控模块和电源模块、以及用于进入综合配电舱内的综合舱门,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设备安装单元内的设备、动力环境监测模块、空调内机、空调外机连接,用于为所述一体柜供电,所述综合配电舱和设备安装舱互相分离;所述动力环境监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一体柜内部的环境参数并传送至监控模块,所述监控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环境参数并控制空调内机和空调外机,利用空调内机与空调外机的高度差设置,基于热管复合功能提升空调效率,智能选择机械制冷或自然冷却的散热方式来改善一体柜内部的环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传输系统光中继站室外一体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柜包括底座、顶盖及设于底座和顶盖之间的柜体,所述设备舱门、综合舱门分别设于柜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传输系统光中继站室外一体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外机设于顶盖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传输系统光中继站室外一体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嵌入式电源组件、锂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倩焦明涛郭靖萱张曜晖郝祥勇赵璋卓董海涛陈文雄吴敏黄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