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船舱结构破舱进水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9484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拟船舱结构破舱进水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实验装置包括船模、透明水池、水池支架、高速摄像机、重物、三个小支架、四个船模定滑轮、两个重物定滑轮、两根船模固定线、重物固定线和重物牵引线,船模侧面设有破口,破口通过隔水层密封,水池支架设置在透明水池的上端面,船模设置在透明水池内,高速摄像机设置在透明水池外,高速摄像机记录船模进水过程,重物设置在透明水池外,船模通过两根船模固定线吊装,重物通过重物牵引线与隔水层固定连接,重物固定线的一端与重物牵引线连接,另一端与两根船模固定线的连接处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使船模有吃水的初始状态下,实现拍摄船模突然出现侧面破口进水沉没的过程。船模突然出现侧面破口进水沉没的过程。船模突然出现侧面破口进水沉没的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船舱结构破舱进水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模拟船舱结构破舱进水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船舶在海中航行可能会遇到碰撞、搁浅等多种危险状况,这些都可能会造成船舶损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船舶的浮态和稳态,对船舶和人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在发生沉船事故时,要立即对船舶的浮态、剩余浮力、剩余强度和沉没时间进行评估,以制定合理的救援计划。因此,研究破损船舶的运动形态非常有意义,但是破损船舶的内部流动、船体和其他载荷等多种非线性因素相互耦合作用使船舶的运动形态极其复杂。并且,在水流撞击船体舱壁时会发生飞溅等现象,这些非线性的现象难以通过数值模拟来实现,因此有必要进行相关的模型实验来研究船舶破舱进水后水在船体的内部流动状况、船体沉没过程等相关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模拟船舱结构破舱进水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可以使船模有吃水的初始状态下,实现拍摄船模突然出现侧面破口进水沉没的过程。
[0004]本专利技术专利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船舱结构破舱进水的实验装置,其特征为:包括船模(1)、透明水池(10)、水池支架(2)、高速摄像机(12)、重物(9)、三个小支架(4)、四个船模定滑轮(3)、两个重物定滑轮(11)、两根船模固定线(5)、重物固定线(7)和重物牵引线(6),所述的船模(1)侧面设有破口,所述破口通过隔水层(8)密封,所述的水池支架(2)设置在透明水池(10)的上端面,所述的船模(1)设置在透明水池(10)内,所述的高速摄像机(12)设置在透明水池(10)外,所述的高速摄像机(12)记录船模进水过程,所述的重物(9)设置在透明水池(10)外;所述的水池支架(2)包括两个横梁(2

1)和五个纵梁(2

2),两个横梁(2

1)和其中两个纵梁围成框型结构并安装在透明水池(10)的上端面上,另三个纵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横梁固定,在相邻的两个纵梁的上表面平行安装三个小支架(4),下表面安装四个船模定滑轮(3),在另一个纵梁的上表面和与另一个纵梁临近的作为框型结构的纵梁的上表面分别安装一个重物定滑轮(11);每个小支架(4)的中部设有一个U型架;在船模(1)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别缠绕一根船模固定线(5),两根船模固定线分别绕过相对应位置的船模定滑轮后绕过各自侧的小支架上的U型架,最终两根船模固定线(5)在位于中间的小支架上的U型架处交汇连接,所述的重物(9)通过重物牵引线(6)依次绕过两个重物定滑轮(11)后与隔水层(8)固定连接,重物固定线(7)的一端与重物牵引线(6)连接,另一端与两根船模固定线的连接处连接;初始时,所述船模(1)有吃水,且两根船模固定线(5)吊装船模(1)位于透明水池(10)内自由水面的中心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船舱结构破舱进水的实验装置,其特征为:四个船模定滑轮(3)的安装位置与布局与船模(1)的长度及宽度相适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船舱结构破舱进水的实验装置,其特征为:透明水池(10)内水面高度为透明水池(10)高度的3/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船舱结构破舱进水的实验装置,其特征为:所述船模固定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阿漫隋宇彤明付仁李帅张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