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抑制氨释放的粉煤灰、镁渣基充填膏体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49256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9
一种可抑制氨释放的粉煤灰、镁渣基充填膏体制备方法,将粉煤灰和/或镁渣研磨后加至清水中,搅拌形成浆体,使粉煤灰和/或镁渣颗粒表面吸附的残留氨溶解于浆体中;测定浆体上清液中的氨氮含量,并根据测定结果向浆体中投加氯系强氧化剂,充分混合、反应,去除浆体中溶于水的氨分子;将煤灰基充填膏体配方中其余材料加至除氨后的浆体中,按照设计含固率、设计物料配比条件制备最终的粉煤灰、镁渣基充填膏体。该方法可高效、经济地解决粉煤灰吸附的氨释放问题,无需对现有粉煤灰基充填膏体的制备流程做出较大改变。做出较大改变。做出较大改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抑制氨释放的粉煤灰、镁渣基充填膏体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充填开采
,特别涉及一种可抑制氨释放的粉煤灰、镁渣基充填膏体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矿山充填开采作为绿色开采的重要分支可以合理地解决“三下一上”压煤、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开采损害等问题。矿山充填采矿法最早是在金属矿山中应用,如今也应用在煤矿矿山。所谓充填开采,就是将煤矿附近的煤矸石、粉煤灰等废弃物充填至采空区,以此控制因开采引起的上覆岩层的破坏与变形,使地表等建(构)筑物变形保持在允许的范围内,实现建(构)筑物下安全开采,充分回收资源,保护矿区生态环境。
[0003]粉煤灰是从煤碳燃烧后的烟气中捕获的一种固体废弃物,其化学成分主要是SiO2、Al2O3和CaO。通过SEM扫描可知,粉煤灰的形状为光滑的颗粒球状,且较多的颗粒为空腔结构,部分颗粒表面有缺口,因此粉煤灰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通常每消耗2吨煤碳就会产生1吨粉煤灰,我国每年会产生上亿吨粉煤灰。目前粉煤灰已经应用在多个行业领域:矿山充填方面主要将粉煤灰作为胶凝材料同骨料和激发剂混合制备成充填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抑制氨释放的粉煤灰、镁渣基充填膏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粉煤灰和/或镁渣研磨后加至清水中,搅拌形成浆体,使粉煤灰和/或镁渣颗粒表面吸附的残留氨溶解于浆体中;步骤二、测定浆体上清液中的氨氮含量,并根据测定结果向浆体中投加氯系强氧化剂,充分混合、反应,去除浆体中溶于水的氨分子;步骤三、将煤灰基充填膏体配方中其余材料加至除氨后的浆体中,按照设计含固率、设计物料配比条件制备最终的煤灰基充填膏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抑制氨释放的粉煤灰、镁渣基充填膏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研磨后粉煤灰和/或镁渣粒径大小集中在10~30μm,均匀度80~9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可抑制氨释放的粉煤灰、镁渣基充填膏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形成的浆体中粉煤灰和/或镁渣质量分数为10%~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可抑制氨释放的粉煤灰、镁渣基充填膏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的速度为300~500r/min,利用高水力剪切作用加强吸附氨的溶解速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抑制氨释放的粉煤灰、镁渣基充填膏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系强氧化剂为液氯、次氯酸或次氯酸钠,按照有效氯与氨氮的摩尔比为1.2~2.0:1的比例投加,利用其氧化性将氨氮转化为氮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抑制氨释放的粉煤灰、镁渣基充填膏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煤灰基充填膏体配方为粉煤灰和/或镁渣:骨料:激发剂=60~7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仁龙李龙清赵兵朝任武昂邵小平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西矿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