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尺寸的柔性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长尺寸的柔性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柔性电路板的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领域采用柔性电路板,如新能源领域电池所用的电路板、显示、景观领域所用的灯条电路板,如图2、图10、图19所示,所用的电路板一般为超长条型形状,现有的产品拼板设计方式为按原产品形状阵列排布设计,产品拼板设计后生产所用的基板也为超大尺寸,需要配备超大尺寸的生产设备加工制作,目前超大尺寸的生产设备资源稀少且设备价格高,造成此类产品的加工成本居高不下;另,针对超大尺寸电路板的长度超过1.5m的产品,目前柔性电路板的生产设备,如曝光机、保护贴合机、压合机等设备,制板最大长度尺寸为1.5m,无法满足超过1.5m长度的制板加工要求,因此,目前此部分电路板暂无法制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长尺寸的柔性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将原有长条型的产品形状改为按特定形状设计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尺寸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由沿线路构造走向并按“弓”字型连接的至少两个并排的产品段通过各自的线路连接端上的胶层先依次经首尾正面对接或背面对接,再使两两对接后的线路连接端整体正向或背向对折并粘合后形成一长条形产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尺寸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具体通过下述制作过程实现:S1、将长尺寸的柔性电路板的产品形状按“弓”字型设计至少两个并排的产品段,相邻产品段仅通过各自的线路连接端连接成一体;S2、按胶层布置规律在各产品段的线路连接端设置相应的胶层,使相邻两产品段的胶层交替地设置于各自线路连接端的底面或顶面;S3、柔性电路板的产品按工艺流程制作至外形加工完成;S4、按连接端对接规律将各产品段依次对接,使各产品段的对接为正面对接和背面对接交替进行;S5、按连接端对折规律将各产品段依次对折,使各产品段的对折为正面对折和背面对折交替进行,经对折后的各产品段展开成一长条形产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长尺寸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布置规律如下:第一产品段的线路连接端的底面设置背胶层;第二产品段的前线路连接端和后线路连接端的顶面设置正胶层;第三产品段的前线路连接端和后线路连接端的底面设置背胶层;第四产品段的前线路连接端和后线路连接端的顶面设置正胶层;第五产品段的前线路连接端和后线路连接端的底面设置背胶层;依此类推,直至最末产品段的线路连接端的底面设置背胶层或顶面设置正胶层。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长尺寸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对接规律如下:第一产品段与第二产品段通过第二产品段的前线路连接端的正胶层面对面粘合,完成正面对接;第二产品段与第三产品段通过第三产品段的前线路连接端的背胶层背对背粘合,完成背面对接;第三产品段与第四产品段通过第四产品段的前线路连接端的正胶层面对面粘合,完成正面对接;第四产品段与第五产品段通过第五产品段的前线路连接端的背胶层背对背粘合,完成背面对接;依此类推,直至倒数第二产品段与最末产品段通过最末产品段的前线路连接端完成正面对接或背面对接。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长尺寸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对折规律如下:第一产品段与第二产品段对接后的线路连接端整体背向对折,并通过所述第一产品段底面的背胶层粘合在第一产品段的底面;第二产品段与第三产品段对接后的线路连接端整体正向对折,并通过所述第二产品段
顶面的正胶层粘合在第二产品段的顶面;第三产品段与第四产品段对接后的线路连接端整体背向对折,并通过所述第三产品段底面的背胶层粘合在第三产品段的底面;第四产品段与第五产品段对接后的线路连接端整体正向对折,并通过所述第四产品段顶面的正胶层粘合在第四产品段的顶面;依此类推,直至倒数第二产品段与最末产品段的线路连接端整体正向对折,并通过所述倒数第二产品段顶面的正胶层粘合上所述倒数第二产品段的顶面,或整体背向对折,并通过所述倒数第二产品段底面的背胶层粘合在所述倒数第二产品段的底面。6.一种长尺寸的柔性电路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长尺寸的柔性电路板的产品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燕,孔鹏,续振林,陈妙芳,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柔性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