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防错机构的轴承套圈排列装置与排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加工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防错机构的轴承套圈排列装置与排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轴承套圈是具有一个或几个滚道的向心滚动轴承的环形零件。轴承套圈不允许有磨削烧伤和磨削裂纹存在,特别是内圈改锥度的配合面上不得有烧伤。套圈若酸洗后应进行全检,剔出烧伤产品,严重烧伤的不能返修或返修不合格的应予报废,不允许有磨削烧伤的套圈进入装配工序。
[0003]中国专利文献(CN103042446A)公开了一种轴承套圈基准面排放防错装置,其在说明书中提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制造工业对轴承的种类要求更加广泛、种类更加繁多,轴承结构更复杂等特点。因此,现在轴承加工中对非标轴承或者非对称性的轴承需求加大,以满足现代制造业安装定位的要求。轴承加工过程中,如果轴承套圈是非对称性的,那么要达到工艺要求,加工的难度较大,在磨加工过程中轴承套圈必须是基准面统一的,否则平面磨会出现不等量磨削、撞车等质量问题。自动磨加工生产线会造成撞车,导致产品报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防错机构的轴承套圈排列装置,包括排列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列筒(1)内壁的下表面卡接有第二旋转组件(3),所述第二旋转组件(3)的顶端穿过第一齿轮(4)卡接在第一旋转组件(2)的下表面,所述第一旋转组件(2)的上表面与连接轴(5)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4)的内壁与第二旋转组件(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装置(6),所述连接轴(5)通过传动装置(6)与旋转装置(7)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所述旋转装置(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8),所述第一齿轮(4)与第二齿轮(8)相啮合;所述连接轴(5)的顶端与顶部连接板(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部连接板(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六个刮板(11),且六个刮板(11)等距离分布,六个刮板(11)的下表面通过卷簧和销轴铰接有调节板,所述第一旋转组件(2)的外表面与转盘(1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盘(12)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28),所述滑槽(28)设置为圆环形,所述滑槽(28)内壁的开设有限位槽(29),所述限位槽(29)内卡接有两个限位板(31),所述限位板(31)的左右两侧面均卡接在限位槽(29),所述限位板(31)横截面的形状与限位槽(29)横截面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二旋转组件(3)的底端穿过排列筒(1)与固定轴(19)的顶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防错机构的轴承套圈排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分隔条(13),所述转盘(12)的上表面开设有若个排列孔(14),所述转盘(12)的下表面与定位底盘(15)的上表面搭接,所述转盘(12)的外表面与排列筒(1)的内壁搭接,所述定位底盘(15)的外表面与排列筒(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底盘(15)的上表面开设有排料孔,所述转盘(12)的上表面卡接有密封盖板(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防错机构的轴承套圈排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底盘(15)的下表面与第一排料槽(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排料槽(16)的下表面设置为斜面,所述第一排料槽(16)的左侧面与第二排料槽(17)的右侧面相连通,所述排列筒(1)的外表面开设有排料口(18),所述第一排料槽(16)和第二排料槽(17)均位于排料孔内,所述第一排料槽(16)位于定位底盘(15)上方开设的排料孔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防错机构的轴承套圈排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19)的底端穿过过滤箱(21)与驱动装置(20)的上方的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20)的下表面与放置槽(22)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槽(22)开设在过滤箱(21)内,所述固定轴(19)的外表面卡接有过滤板(24),所述过滤板(24)的外表面与过滤箱(21)的内壁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防错机构的轴承套圈排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1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扇叶(23),且若干个扇叶(23)均设置为斜面扇叶,所述扇叶(23)的下表面与过滤板(24)的上表面搭接,所述过滤箱(21)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第一三通(25),且两个第一三通(25)相对面的一端均与过滤箱(21)的外表面相连通,两个第一三通(25)均位于过滤板(24)的下方,两个第一三通(2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输气导管(26)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平,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赣榆明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