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扫雪机器人的雪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8978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扫雪机器人的雪铲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铲雪机构,所述铲雪机构延伸出壳体外部,所述铲雪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设于壳体顶部,所述第一电机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壳体内腔顶部还设有第二电机,所述壳体内腔一侧壁固定设有横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简单的机构设计,使本装置区别于传统的扫雪机器人的铲雪工作,可直接将铲除的雪块向绿化带或者下水道中倾倒,同时对于结冰路面,在铲雪之间还会进行敲击破冰,使除雪工作更加彻底,同时简单的结构设计便于生产制造,还合理地控制了制造时的经济成本,比较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广使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扫雪机器人的雪铲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扫雪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扫雪机器人的雪铲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机器人的广泛定义是一种自动化机器,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机器人可以辅助甚至替代人类完成危险、繁重、复杂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质量,服务人类生活,扩大延伸人的活动及能力范围,生活中常见的有扫地机器人,此类机器人可以帮助人们进行卫生打扫清洁等功能,在下雪导致路面堆积的时候,则需要用到扫雪机器人,此类机器人同样是智能电器的一种,能凭借一定的人工智能,自动在道路上完成清雪工作,采用雪铲对积雪向路边进行铲除,以保证主路的正常通行。
[0003]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扫雪机器人一般在进行路面清雪的工作时,只是将积雪向道路两边进行推动,以此来保证主路中心的正常通行,但由于在冬季,温度时高时低,堆积在路边的积雪也可能会融化成水份后重新流淌至路中心而受到低温影响结冰,会给通行的人们造成安全隐患,并且传统的扫雪机器人在对结冰的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扫雪机器人的雪铲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铲雪机构,所述铲雪机构延伸出壳体(1)外部:所述铲雪机构包括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固定设于壳体(1)顶部,所述第一电机(2)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所述壳体(1)内腔顶部还设有第二电机(4),所述壳体(1)内腔一侧壁固定设有横板(5),所述横板(5)第二电机(4)固定设于横板(5)顶部,所述第二电机(4)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6),所述第一转动杆(6)贯穿横板(5)并与横板(5)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6)设于伸缩杆(3)后侧,所述壳体(1)顶部还固定设有蓄电池(7),所述蓄电池(7)设于第一电机(2)一侧,所述第一电机(2)和第二电机(4)均与蓄电池(7)电性连接,所述壳体(1)底部固定设有四个万向轮(8);所述铲雪机构还包括防护部件,所述防护部件包括电机框(9),所述电机框(9)固定设于壳体(1)顶部,所述第一电机(2)固定设于电机框(9)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雪机器人的雪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腔底部设有往复丝杆(10),所述往复丝杆(10)与壳体(1)内腔底部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往复丝杆(10)设于第一转动杆(6)底部,所述往复丝杆(10)与第一转动杆(6)通过单向轴承连接,所述往复丝杆(10)外部套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往复丝杆(10)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轴承座一侧固定设有支撑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雪机器人的雪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3)外部设有第一齿轮框,所述第一齿轮框顶部与伸缩杆(3)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一齿轮框设有第二转动杆(12),所述第二转动杆(12)贯穿第一齿轮框并与第一齿轮框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12)一侧与支撑板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所述伸缩杆(3)外部固定设有第一锥齿轮(11),所述第二转动杆(12)外部固定设有第二锥齿轮(13),所述第二锥齿轮(13)设于第一锥齿轮(11)底部,所述第二锥齿轮(13)与第一锥齿轮(11)相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扫雪机器人的雪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一侧开设有活动槽,所述壳体(1)一侧设有第二齿轮框(14),所述壳体(1)一侧还开设有两个滑槽(15),两个所述滑槽(15)分别设于活动槽前侧和后侧,所述第二齿轮框(14)一侧固定设有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分别设于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永端龙鸿胡芳吴将娱蒋自强赖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迪比重庆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