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共享无线可充电网络的自适应充电调度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物联网(IOT)
,特别地涉及一种应用于共享无线可充电网络的自适应充电调度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嵌入式技术、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等技术的长足发展,以及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物联网逐渐从概念走向现实,成为科研界和工业界研究的热点。
[0003]低功耗共享无线网络作为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监测、精度检测、智能农业等各种场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考虑到大多数低功率节点都是由电池供电的,有限的能源容量是实现大规模低功率无线网络和长期部署的最关键障碍之一。而被公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解决方案的无线充电技术(WPT)虽然可以为可充电节点提供连续、可靠的能量。但是,但是由于充电持续时间很长,在此期间,很可能由于网络的不确定性导致节点的能量发生大的改变,传统静态的充电调度无法应对这一种改变,可能会导致充电不高效甚至节点挂掉,极大地影响了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共享无线可充电网络的自适应充电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无线可充电网络中,所有网络节点的能量数据通过数据共享机制不断被发送到充电小车上,所述数据共享机制包含被动数据发送机制和主动数据发送机制;基于移动充电车辆的实时能量数据的收集,相应地更新充电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共享无线可充电网络的自适应充电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网络节点的能量数据被发送前,建立二维监控区域内的固定可充电节点组成的无线可充电网络,并且通过系统设置或GPS设备了解地理位置;通过收集树协议在无线可充电网络中构建一个虚拟数据收集树,虚拟数据收集树中的节点包含预期传输值(ETX),预期传输值大的节点会把数据传给预期传输值小的节点,其中根节点的预期传输值为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共享无线可充电网络的自适应充电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数据发送机制是移动充电车辆首先将充电路径中的访问节点设置为多层收集树的根;然后,基于多层收集树协议,构建使节点能够沿着多层收集树的结构将数据传输到多层收集树的根上的虚拟多层收集树;节点将选择收集树把数据发送到移动充电车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共享无线可充电网络的自适应充电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数据发送机制是利用空间预测算法主动向移动充电车辆发送数据,第一步,收集向移动充电车辆发送数据的相邻节点的预期数据传输延迟和能耗;第二步,根据收集到的相邻节点的信息,删除一些不合格的节点,建立一个候选集;第三步,在向移动充电车辆发送数据时,根据延迟和能量消耗之间的权衡,从所述候选集获得发送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共享无线可充电网络的自适应充电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采用被动数据发送机制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多层收集树协议的数据传输逻辑算法,将总体数据到达目标节点的时间和移动充电车辆离开最后一个目标节点的时间作比较,来确定目标节点的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为,黄文杰,黄海峰,杨飞扬,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