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链条循环人工提升下降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流输送系统方案的
,尤其是链条循环人工提升下降系统,特别涉及其机械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跃层提升输送往往需要比较 长的输送线轨迹,占用空间较大,输送时间也较长,传送输送线挂钩的承载总量不高,只能通过挂钩数量来提升运送效率,无形中增加了制造成本。现有的提升输送线与上层输送线之间的转运结构比较复杂,导致失误了高,容易在转运点造成积压。故任然需要对现有的物流跃层提升系统进行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链条循环人工提升下降系统,其采用垂直提升系统,利用跃层垂直输送链来实现狭小空间的垂直循环货物提升。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链条循环人工提升下降系统,包括上层区域和下层区域,上层区域和下层区域之间设有楼板层,楼板层处开设有提升洞口,上层区域和下层区域之间设置有主机支架,主机支架贯穿上述提升洞口分布,主机支架的上端设有驱动齿轮,驱动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链条循环人工提升下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区域(1)和下层区域(2),上层区域(1)和下层区域(2)之间设有楼板层(3),楼板层(3)处开设有提升洞口(4),上层区域(1)和下层区域(2)之间设置有主机支架(5),主机支架(5)贯穿上述提升洞口(4)分布,主机支架(5)的上端设有驱动齿轮(6),驱动齿轮(6)由驱动电机(7)驱动,主机支架(5)的下端设有被动齿轮(8),所述被动齿轮(8)处设有被动涨紧装置(33),驱动齿轮(6)与被动齿轮(8)之间设有传动链条(9),传动链条(9)处等间距分布有若干个装包架(10),上层区域(1)内吊装有上层输出线(11),上层输出线(11)的一端与主机支架(5)连接,主机支架(5)处设有卸包装置(12),卸包装置(12)对应上述上层输出线(11)一端位置分布,装包架(10)与卸包装置(12)配合实现卸包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循环人工提升下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包装置(12)包括两片对称分布的直角调节架(13),两片直角调节架(13)的内侧均设有一块卸包块(14),两块卸包块(14)之间形成间隙,卸包块(14)正对主机支架(5)一侧的边缘处形成凸缘部(15),凸缘部(15)的上端处形成上斜向切面(16),凸缘部(15)的下端处形成下斜向切面(17),上述卸包块(14)边缘的下端处形成斜向倒角(18),斜向倒角(18)与上述下斜向切面(17)之间形成平顺段缘(1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循环人工提升下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包架(10)由两块对称分布的装包架基板(20)、挂钩本体(21)、复位弹簧(22)、两个对称分布的滚轮(23)构成,所述挂钩本体(21)位于装包架基板(20)之间,挂钩本体(21)靠近中段的下缘处形成向下凸出的轮轴装配基部(24),轮轴装配基部(22)处设有轮轴(25),轮轴(25)贯穿两块装包架基板(20)及轮轴装配基部(24)分布,上述两个滚轮(23)设置在轮轴(25)的两端,挂钩本体(21)的前端形成挂钩部,挂钩本体(21)的后端与上述复位弹簧(22)的一端连接,复位弹簧(22)的另一端通过弹簧销(26)固定在两块装包架基板(20)之间,两块装包架基板(20)之间还设有一根挂钩限位销(27),挂钩限位销(27)对应挂钩本体(21)前段设置,两块装包架基板(20)的前端均设有斜向坡面(28),该斜向坡面(28)的前端沿斜向方向形成斜向延伸段(29),斜向延伸段(29)突出于挂钩本体(21)前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循环人工提升下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区域(1)的顶部设有上层顶板(30),上述上层输出线(11)与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培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禾服装物流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