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垃圾箱及其厨余与非厨余垃圾的辨识方法、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分类的
,尤其是指一种智能垃圾箱及其厨余与非厨余垃圾的辨识方法、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业内习知,垃圾分类对于减少环境污染、充分利用资源至关重要,在这种背景下,具有智能鉴别功能的垃圾箱成为助力垃圾分类的重要工具。
[0003]餐厨垃圾与一般垃圾分类已经实行了一段时间,还需人工监督分拣,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主要是由于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不够。
[0004]目前对于智能分类垃圾箱的设计,大多采用较为复杂的技术或处理流程,难以在现实中真正推广。因此,需要设计一套技术简便、结构简易、可推广性强的智能垃圾箱,实现对垃圾的分类鉴别。同时需要采取合适的激励策略,起到对垃圾分类的鼓励和宣传作用。
[0005]基于光谱技术的检测原理是,光照射到物质上会发生散射,对于物质中含水量的差异,在发生散射后,散射光的波长也会有所差异,存在比光源波长长的部分和比光源波长短的部分。通过光谱法,可以初略的得出物质中的含水量。
专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垃圾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箱外壳(1)、检测臂传动结构(2)、光谱检测臂(3)、显示屏(4)、容量检测设备(5)、弧形凹槽口(6)和垃圾桶(7);其中,所述弧形凹槽口(6)有两个装设在垃圾箱外壳(1)上表面,该两个弧形凹槽口(6)分别为厨余垃圾凹槽口和非厨余垃圾凹槽口,每个弧形凹槽口(6)均配置有一个容量检测设备(5),所述容量检测设备(5)安装在弧形凹槽口(6)下方,用于检测垃圾桶(7)承装垃圾的量,所述垃圾桶(7)有两个放置于垃圾箱外壳(1)内部,并对应设在两个弧形凹槽口(6)下方,该两个垃圾桶(7)分别为厨余垃圾桶和非厨余垃圾桶,所述检测臂传动结构(2)固定在垃圾箱外壳(1)上方,用于带动光谱检测臂移动,所述光谱检测臂(3)与检测臂传动结构(2)相连接,用于检测垃圾中水分含量以鉴别垃圾类型,所述显示屏(4)装设在检测臂传动结构(2)上,用于显示相应信息,并实现人机交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凹槽口(6)内有开合结构,打开后能够将垃圾倒入垃圾桶(7)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容量检测设备(5)采用红外测距技术,通过检测垃圾高度实时检测垃圾桶(7)承装垃圾的量,并将垃圾桶垃圾容量数据汇总至垃圾回收点,便于规划垃圾车回收路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谱检测臂(3)共有四个,分成两组,每组各两个,第一组为厨余垃圾检测臂组,第二组为非厨余垃圾检测臂组;在厨余垃圾检测臂组中,一个光谱检测臂始终位于厨余垃圾凹槽口上方,该光谱检测臂末端装有刀口,便于垃圾袋从该侧撕破,另外一个光谱检测臂初始位置位于厨余垃圾凹槽口上方,能够在检测臂传动结构上水平移动至非厨余垃圾凹槽口上方;非厨余垃圾检测臂组的两个光谱检测臂始终位于非厨余垃圾凹槽口上方;其中,每组两个光谱检测臂中,一个光谱检测臂用于发射光谱,另一个光谱检测臂用于接收反射光谱,通过光谱技术识别垃圾中的含水量,辨识垃圾袋中是否全部为厨余垃圾或非厨余垃圾;待机时,光谱检测臂的探头通过发出红外线,当检测到对应凹槽口有垃圾袋放入时,即开始工作;所述检测臂传动结构(2)包含伸缩部分和水平移动部分;所述伸缩部分负责将每组两个光谱检测臂伸进临时放置在相应弧状凹槽口(6)上的袋装垃圾中;所述水平移动部分负责牵动厨余垃圾检测臂组中能够移动的那个光谱检测臂将厨余垃圾袋撕破,并通过该个光谱检测臂携带垃圾袋传动到非厨余垃圾桶上方,将垃圾袋投入非厨余垃圾凹槽口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4)内置喇叭以及IC卡刷卡结构;当放置在厨余垃圾凹槽口的垃圾袋中包含非厨余垃圾时,显示屏报警提示内含非厨余垃圾,垃圾投放者需对垃圾重新处理再进行投放,当垃圾袋中不含非厨余垃圾,显示屏显示投放正确并提示垃圾投放者将IC卡放置在IC卡刷卡结构上领取奖励积分;当放置在非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敏,蒋志杰,刘润鹏,孙杰杉,廖武兵,钦超,杨金明,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