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漏液报警的锂电池保护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锂电池保护装置
,具体为一种用于漏液报警的锂电池保护板。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由于锂电池内部存在电解液,因此会存在使用过程中电解液泄漏,需要用到对应的装置对锂电池进行保护。但是,现有的装置缺乏对于锂电池使用过程中的锂电池电解液是否泄漏的持续检控,且缺乏在确认电解液泄漏后相关的处理设计,导致漏液电池容易自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漏液报警的锂电池保护板,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现有的装置缺乏对于锂电池使用过程中的锂电池电解液是否泄漏的持续检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漏液报警的锂电池保护板,包括电池主板,还包括复合保护板结构,所述电池主板固定于复合保护板结构的顶端,所述复合保护板结构用于搭载电池主板,并形成对漏出电解液的引导收集,避免电解液影响其余电器零件;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漏液报警的锂电池保护板,包括电池主板(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合保护板结构(1),所述电池主板(4)固定于复合保护板结构(1)的顶端,所述复合保护板结构(1)用于搭载电池主板(4),并形成对漏出电解液的引导收集;电力导出端块(3),所述复合保护板结构(1)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力导出端块(3),所述电力导出端块(3)与电池主板(4)的导电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力导出端块(3)用于将电池主板(4)处的电流导出;配动接触块(5),所述电池主板(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配动接触块(5);防漏液导出结构(6),所述复合保护板结构(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漏液导出结构(6),所述防漏液导出结构(6)靠近电池主板(4)一端的底部与配动接触块(5)卡接,所述防漏液导出结构(6)用于配合配动接触块(5)带动电池主板(4)与电力导出端块(3)分离;防漏液浸泡结构(7),所述复合保护板结构(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漏液浸泡结构(7),所述防漏液浸泡结构(7)靠近电池主板(4)一端的上表面与电池主板(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漏液浸泡结构(7)用于在电池主板(4)漏液后将电池主板(4)抬起;定时漏液收集检测结构(2),所述定时漏液收集检测结构(2)固定于复合保护板结构(1)底端靠近防漏液浸泡结构(7)的一端,所述定时漏液收集检测结构(2)用于定时对复合保护板结构(1)内侧进行自动化收集检测,从而确定电池主板(4)是否漏液以及漏液后的漏液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漏液报警的锂电池保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保护板结构(1)包括保护板主体(8)、搭载板(9)、防漏液积蓄通孔(10)、引导槽(11)和漏液收集块(12),所述保护板主体(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搭载板(9),所述搭载板(9)内侧开设有多个防漏液积蓄通孔(10),所述保护板主体(8)的内部开设有用于引导漏液收集的引导槽(11),所述保护板主体(8)的底端固定有存储漏液的漏液收集块(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漏液报警的锂电池保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漏液收集检测结构(2)包括气囊(13)、定时挤压结构(14)、行程内装槽(15)、推拉杆(16)、取样集样管(17)、复合检测管(18)和防腐蚀导管(19),所述气囊(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时挤压结构(14),所述气囊(13)远离定时挤压结构(14)的一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行程内装槽(15),所述行程内装槽(1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拉杆(16),所述行程内装槽(15)远离气囊(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取样集样管(17),所述推拉杆(16)远离气囊(13)的一侧与取样集样管(17)内侧滑动连接,所述取样集样管(17)远离行程内装槽(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合检测管(18),所述复合检测管(18)远离取样集样管(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腐蚀导管(19),所述防腐蚀导管(19)远离复合检测管(18)的一侧与漏液收集块(12)的底端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漏液报警的锂电池保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挤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立杰天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