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膀胱灌注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8533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膀胱灌注管,包括灌注导管,灌注导管顶端可拆卸连接有针管连接头,针管连接头中设有橡胶针管插入口,且针管插入口最内侧与灌注导管入口相连通,针管插入口从外到内半径逐渐变小,且最内侧半径小于所述灌注导管入口半径。灌注导管内侧壁上设有12组防回流瓣,每组包含两个彼此相对的防回流瓣。灌注导管末端正中央开设有灌注口。针管连接头为圆柱,且圆柱半径大于灌注导管半径。针管连接头外壁为磨砂状。使用时,将针管插入针管连接头,插入后针管插入口内壁橡胶会将针管紧紧包裹住,此时开始推注药液,药液随着灌注导管流动,且因为防回流瓣的作用下不易回流,最终由灌注口进入膀胱内。最终由灌注口进入膀胱内。最终由灌注口进入膀胱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膀胱灌注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泌尿外科用膀胱灌注管。

技术介绍

[0002]膀胱灌注是指借助导管将药物直接灌注到膀胱而起到治疗与预防作用,这是泌尿外科的一项常规操作技术。操作步骤如下:1、患者排空膀胱后取平卧截石位,会阴部常规消毒、铺巾,经尿道插入尿管。在配好灌注用药后,注射器内保留约10ml左右的空气,留待排空尿管内的残余灌注液用。2、灌注完毕可拔除尿管,如需留置尿管的则予关闭2h。同时嘱患者尽可能在2h内不排尿。2h内嘱患者按顺序取平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及俯卧位各15分钟。
[0003]传统的膀胱灌注管是我们平时使用的普通尿管,普通尿管的开口主要用来排尿,因此半径较大,使用注射器进行药物推注时容易出现泄漏和环境污染。此外,普通尿管内壁光滑无遮挡,药物推注之后易沿管道再度流出,造成药物的损失和环境污染,特别是在膀胱肿瘤的灌注化疗过程中,药物(尤其是化疗药物)的泄露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膀胱灌注管,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膀胱灌注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灌注导管(1),所述灌注导管(1)顶端可拆卸连接有针管连接头(2),所述针管连接头(2)中设有针管插入口(3),且所述针管插入口(3)最内侧与灌注导管(1)入口相连通;所述灌注导管(1)内壁上设有防回流瓣(5);所述灌注导管(1)末端正中央开设有灌注口(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膀胱灌注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导管(1)内侧壁上设有10~14组防回流瓣(5),每组包含两个彼此相对的防回流瓣(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佳玲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