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8490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描述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依次设置在衬底基板一侧的辅助金属层、阳极层、像素定义层、发光层以及阴极层;像素定义层的挡墙结构限定出多个暴露阳极的开口,发光层至少位于开口中,阴极层至少包括位于多个开口中的阴极块;辅助金属层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金属走线部;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阴极块之间的多条阴极连接线,阴极连接线连通多个开口内阴极块,其中,沿垂直于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阴极连接线和与其相邻的第一金属走线部平行。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包含该面板结构的显示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减少阴极的反射面积,同时可以避免部分方向上形成不规则的闪耀光栅结构,解决因闪耀光栅导致的显示屏亮度不均的问题。不均的问题。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包含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机自发光显示面板由于其自发光特性,不需要设置背光源,因此与液晶显示面板相比,有机自发光显示面板更轻薄。而且有机自发光显示面板还具有亮度高、功耗低、响应快、清晰度高、柔性好、发光效率高等优点,能够满足消费者对显示技术的新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包含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0005]衬底基板;
[0006]依次设置在衬底基板一侧的辅助金属层、阳极层、像素定义层、发光层以及阴极层;像素定义层具有多个挡墙结构,多个挡墙结构限定出多个暴露阳极的开口,发光层至少位于开口中,阴极层至少包括位于多个开口中的阴极块;辅助金属层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金属走线部;
[0007]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阴极块之间的多条阴极连接线,阴极连接线连通多个开口内阴极块,其中,沿垂直于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阴极连接线和与其相邻的第一金属走线部平行。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突出的优点之一:
[0010]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通过将阴极图案化,分为像素开口内的阴极块与连接阴极块之间的阴极连接线,一方面在保证阴极的整面连通的同时还能减少阴极的反射面积,进而减少阴极层对外界光的反射;另一方面,将阴极层下方的金属走线部设置成与阴极连接线平行,可以减少阴极层在部分方向上反射斜面的形成,从而避免这些方向上形成不规则的闪耀光栅结构,解决因闪耀光栅导致的显示屏亮度不均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0012]图2是图1所示显示面板沿A

A

方向的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
[0014]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示意图;
[0015]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0016]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0017]图7是图6所示显示面板沿A

A

方向的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
[0018]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0019]图9是图8所示显示面板沿A

A

方向的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
[0020]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0021]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0022]图12是图11所示显示面板的一种局部剖面示意图;
[0023]图13是图11所示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局部剖面示意图;
[0024]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0027]图1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0028]图1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1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31]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32]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的发光元件包括阳极、发光层以及阴极,其中,阴极通常是通过真空蒸镀工艺来实现整面蒸镀的,而由于阴极材料本身的特性,阴极对于光线的吸收与反射都很强,外界光进入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会在阴极处发生反射,进而影响发光亮度,人眼会察觉到轻微的显示不均匀、屏幕颜色变化等。进一步的,整面覆盖的阴极会由于下方金属膜层导致其不平坦,从而形成不规则的闪耀光栅(blazed grating),即当光栅刻划成锯齿形的线槽断面时,光栅的光能量便集中在预定的方向上,即某一光谱级上,从这个方向探测时,光谱的强度最大。因此当阴极面上形成大小、斜面倾斜度不均的闪耀光栅时,阴极各处的反射光亮度不均,导致人眼可见的光线不均衡,使显示面板形成不对称的彩虹纹现象。
[003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图2是图1所示显示面板沿A

A

方向的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此处的膜层结构示意图指的是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方向的膜层堆叠示意图,下述相似附图不再赘述。如图1、图2所示,显示面板100包括衬底基板10,依次设置在衬底基板10一侧的辅助金属层30、阳极层41、像素定义层50、发光层42以及阴极层43;像素定义层50具有多个挡墙结构51,多个挡墙结构51限定出多个暴露阳极41的开口52,发光层42至少位于开口52中,阴极层43至少包括位于多个开口52中的阴极块431;辅助金属层30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一金属走线部310;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位于阴极块431之间的多条阴极连接线432,阴极连接线432连通多个开口52内阴极块431,其中,沿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阴极连接线432和与其相邻的第一金属走线部310平行。
[0034]可选的,辅助金属层可以是为发光元件提供电信号的金属走线中的一种或多种。
例如电源电压信号线(即像素电路中用于传递正性电源电压PVDD的信号线)、数据线、扫描线、参考电压信号线等,在此不做限定。
[0035]可选的,阴极220可以是由IZO、ITO、AZO等组成的单层材料,或者Mg、Al、Ag等金属与IZO、ITO、AZO中一种或者多种组成的复合材料。
[0036]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在现有技术中,阴极层通常是通过整面蒸镀形成覆盖多个发光元件的一整面阴极导电层,在运用反射率较高的材料作为阴极时,阴极对于光的吸收和反射都很强,导致整面设置阴极的OLED显示面板的光的损失很大,进一步使得显示面板的出光率降低,本申请中阴极层包括位于多个开口中的阴极块以及连接相邻阴极块之间的阴极连接线,即通过进一步图案化阴极层使其形成具有特定形状的分布,这意味着至少部分阴极被去除,减少了阴极反射面,从而降低了阴极层对光线的吸收与反射,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依次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辅助金属层、阳极层、像素定义层、发光层以及阴极层;所述像素定义层具有多个挡墙结构,多个所述挡墙结构限定出多个暴露所述阳极的开口,所述发光层至少位于所述开口中,所述阴极层至少包括位于多个所述开口中的阴极块;所述辅助金属层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金属走线部;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阴极块之间的多条阴极连接线,所述阴极连接线连通多个所述开口内所述阴极块,其中,沿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至少部分所述阴极连接线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金属走线部平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像素定义层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的驱动晶体管,所述辅助金属层位于所述驱动晶体管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金属层还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金属走线部;所述第一金属走线部与所述第二金属走线部不同层,且所述第一金属走线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金属走线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具有交叠部分。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走线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二金属走线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走线部为电源电压信号线,所述第二金属走线部为数据线。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阴极连接线具有交叠部分的所述第一金属走线部沿第二方向等间距排列,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且平行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所在区域形成多个发光区,沿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金属走线部与所述发光区不交叠;和/或,所述第一金属走线部与所述阴极连接线不交叠。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金属层还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金属走线部;所述发光层所在区域形成多个发光区,沿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位于同一所述发光区中的所述第一金属走线部与所述第二金属走线部沿第一中线对称,所述第一中线为所述发光区的第一中心对称轴,所述发光区的第一中心对称轴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块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阴极与第二阴极,所述第一阴极平行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所述第二阴极位于所述第一阴极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且位于至少部分所述挡墙结构的侧壁上;所述阴极连接线位于所述挡墙结构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表面上,并通过所述第二阴极与所述第一阴极导通。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阴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良肖艾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