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挤压的钢铝导电轨的制备方法及导电轨技术

技术编号:3148180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共挤压工艺的钢铝导电轨的制备方法,包括:在铝合金锭坯上包覆保护箔后加热,将钢锭坯加热;并将加热后的两者装载至挤压筒,墩粗使得铝合金锭坯外侧形成包层,挤压,矫直,人工时效,即得到钢铝导电轨成品;其中,保护箔主要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Cu 19~20.5%,Si4~5%,Ni 2~3%,Sc 0.1~0.2%,余量为Al。相应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导电轨。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提升钢铝连接界面的质量,提升导电轨的导电性、耐蚀性。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可适用于大规格导电轨的生产。的制备方法可适用于大规格导电轨的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共挤压的钢铝导电轨的制备方法及导电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
,尤其涉及一种高脆性铝合金的挤压方法及高脆性铝合金挤压件。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导电轨一般采用低碳钢材料制成,但其导电性较差,难以满足快速轨道交通的使用需求。因此,钢铝导电轨应运而生,钢铝复合导电轨由铝合金和不锈钢覆层形成,其具有导电性好、重量轻、成本低等优点。因此,被广泛的应用在轨道交通中。
[0003]目前,钢铝复合导电轨最成熟的连接方式是机械接合,即通过铆钉、螺钉、夹具或者咬合的方式将两者连接。但这种连接方式接合界面质量差,层间接触电阻比较大,容易造成结合面被腐蚀,缩短其使用寿命。另一种较为新颖的方式是采用冶金结合,即采用铸造、共挤压等工艺进行连接,但这种方法容易形成FeAl中间化合物,降低导电性;同时由于不锈钢与铝合金的导热性差异较大,在结合界面会产生较大的热应力,也会降低导电轨的使用寿命。还有一种方法是在钢铝之间引入中间层,以提升导电性,但这种方法难以用以生产大规格的导电轨,且其性能大幅受限于中间层的质量。
[0004]另一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共挤压工艺的钢铝导电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提供或制备铝合金锭坯、保护箔;(2)在所述铝合金锭坯上包覆保护箔,并加热固定;(3)将包覆保护箔的铝合金锭坯加热至450~520℃;(4)将钢锭坯加热至650~750℃;(5)将加热后的铝合金锭坯、钢锭坯装载至挤压筒,并将钢锭坯装载至挤压筒前端,将铝合金锭坯装载于挤压筒后端;(6)将铝合金锭坯和钢锭坯进行墩粗,以在所述铝合金锭坯外侧形成包层,得到待挤压坯体;(7)将所述待挤压坯体挤压成型,得到钢铝导电轨粗坯;(8)将所述钢铝导电轨粗坯进行矫直处理;(9)将矫直后的钢铝导电轨粗坯进行时效处理,即得到钢铝导电轨成品;其中,所述保护箔主要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Cu 19~20.5%,Si 4~5%,Ni 2~3%,Sc 0.1~0.2%,余量为Al。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共挤压工艺的钢铝导电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锭坯的制备方法为:(1)按照比例准备各种原料备用;(2)将各种原料混合熔铸后得到铝铸棒;(3)将所述铝铸棒进行均质处理,即得铝合金锭坯;其中,所述铝合金锭坯主要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Si 0.32~0.38%,Mg 0.45~0.55%,Fe 0.1~0.45%,Cu 0.05~0.15%,Mn 0.001~0.01%,Cr 0.001~0.005%,Zn 0.001~0.03%,Ti 0.005~0.01%,B 0.005~0.02%,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加林龙奇敏周明君管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华昌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