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流器采样电流条件下并网逆变器反馈电流补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48172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分流器采样电流条件下并网逆变器反馈电流补偿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并网接口电路主电路结构,建立并网接口电路的数学模型;步骤2,确定电流的非线性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流器采样电流条件下并网逆变器反馈电流补偿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并网电流波形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分流器采样电流条件下并网逆变器反馈电流补偿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分配为微电网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发力点。而在微电网系统中,电力电子技术是实现电能交换和交互的重要媒介,其可靠运行是微电网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之一。在直流微电网系统中,并网接口电路作为公共电网与微电网之间的电能交互桥梁,对公共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性及并网的电能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003]目前,对并网电流的优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电流控制算法的优化;为了使并网电流总谐波畸变率满足并网要求,实现稳定并网,通常选用电流控制来保证入网电流的电能质量。无论电流源还是电压源变换器,通常采用电感电流反馈控制来实现变换器的电流控制,因为电流内环控制增益决定着多环控制系统的允许带宽。二是电流采样的优化设计。电流检测作为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提高电流采样的精确性是系统稳定运行的坚实基础。精准的电流采样可以降低系统在运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流器采样电流条件下并网逆变器反馈电流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步骤1.根据并网接口电路主电路结构,建立并网接口电路的数学模型;步骤2,确定电流的非线性范围(

I
x
,I
x
)以及给定电流I
ref
利用角度切换公式确定电流周期内的相角切换点;步骤3:根据逆变器系统的三相电流波形,在其处于非线性范围内时减小前向通道中控制器参数,并对给定电流的幅值和相位进行补偿,进而增加控制器的惯性特征;步骤4:根据相角切换点对非线性范围的电流补偿后使其在切换点平滑切换,最终使得电流过零点时反馈通道的电流畸变问题得到改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器采样电流条件下并网逆变器反馈电流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并网接口电路主电路结构包括三相全桥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压U
dc
、电网电压e以及滤波电感构成并网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容C
dc
正负极分别接入由IGBT开关管组成的三相逆变桥;所述并网接口电路的数学模型为:其中i
d
、i
q
分别表示两相旋转d和q坐标系下的电感电流,u
d
、u
q
分别表示两相旋转d和q坐标系下的逆变器桥口输出电压,e
d
、e
q
分别表示两相旋转d和q坐标系下的电网电压,w表示电网旋转角频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流器采样电流条件下并网逆变器反馈电流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切换点的切换和计算方式为:根据电流给定值I
ref
和电流周期内切换点对应的电流幅值I
x
对逆变器系统三相负载电流各相切换点相角进行如下计算:θ
AN
表示一个周期内的A相的电流切换角,N=1,2,3,4,一个周期内A相的电流切换角有四个,当A=1且N=1时,k
x
=0,当A=1且N=2时,k
x
=1,当A=

1且N=3时,k
x
=1,当A=

1且N=4时,k
x
=2;θ
BN
表示一个周期内的B相的电流切换角,N=1,2,3,4,一个周期内B相的电流切换角有四个,当B=1且N=2时,k
x
=0,当B=1且N=4时,k
x
=1,当B=

1且N=1时,k
x<...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琦梁欢李聪王一飞孙向东任碧莹安少亮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