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美玲专利>正文

无电压电子式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7946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无电压电子式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底部分别设置输出端子及输入端子,输入端子上方设有用以活动铜下压时与输入端子接触连接活动铜,活动铜上方设机动脱扣杆与活动铜形成连动作用,机动脱扣杆与拨动杆连接,拨动杆与操作杆连接,以操作杆向右推压使拨动杆及机动脱扣杆一起向下滑动,活动铜受机动脱扣杆推抵向下作动接触输入端子,另在脱扣轴上设有脱扣杆,脱扣杆尾端设有缺口部与锁杆形成卡扣连接,前述缺口部下方设置弹簧使脱扣杆受弹簧作用力而上下移动,锁杆轴上设置锁杆,在锁杆尾端设弹簧,弹簧另一端与壳体相接,锁杆并与动铁芯连接,动铁芯上穿设肖铁线圈,该动铁芯尾端设弹簧。(*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器安全保护
,特别涉及电压控制电子式保护技术。
技术介绍
传统热磁式双金属片断路器不易生产,其缺点包括故障后自我诊断能力差、维修不便、额定电流无法调整、停电后无记忆功能造成仍在开启状态、过载电流无法依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因而无法承受较大之温度变化或使用于恶劣环境之中,上述缺失极可能导致负载过大而烧毁,甚致引发火灾。目前断路器之技术作用仍在于电路出现过载电流或短路时切断终端电源进行保护,例如电冰箱电流过载保护,终端正电器与机器使用中经常遇到突然断电现象,断电过程中无法立即或忘记关闭每一个电器开关,导致复电时机器误动作而造成人员伤亡等重大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安全可靠,有安全性自我诊断能力,可在停电后又恢复电源时不使终端电器通电,以保护电器的安全。本技术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无电压电子式保护装置,其壳体底部分别设置输出端子及输入端子,输入端子上方设有活动铜,用以活动铜下压与输入端子接触连接,活动铜上方设机动脱扣杆与活动铜形成连动作用,机动脱扣杆与拨动杆连接,拨动杆与操作杆连接,以操作杆向右推压使拨动杆及机动脱扣杆一起向下滑动,活动铜受机动脱扣杆推抵向下作动接触输入端子,另在脱扣轴上设有脱扣杆,脱扣杆尾端设有缺口部与锁杆形成卡扣连接作动,前述缺口部下方设置弹簧使脱扣杆受弹簧作用力而上下移动,锁杆轴上设置锁杆,在锁杆尾端设弹簧,弹簧另一端与壳体相接,锁杆并与动铁芯连接,动铁芯上穿设吸铁线圈,该动铁芯尾端设弹簧,借以锁杆推抵时该动铁芯线圈同时移动至静铁芯接触形成通状态。无电压电子式保护装置中所述壳体内之吸铁线圈下方设置中央处理器与电源控制装置成电气连接以供应其电源,该中央处理器连接可调电阻供额定电流输出。壳体内之吸铁线圈侦测信号以电流互感器之感应电流将过载信号输入至中央处理器,经中央处理器侦测运算输出至吸铁线圈通电,使脱扣杆形成断电作用。本技术技术进步在于结构简单,工作安全可靠,可在停电后又恢复电源时不使终端电器通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未通电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动铁芯与锁杆静止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吸铁线圈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动铁芯与静铁芯吸合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操作杆向右推压带动活动铜接触输入端子动作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通电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停电状态吸铁线圈未动作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法本创作是提供一种无电压电子式保护装置,是可於无电压时切断终端电源进行保护,而在停电后又恢复电源时不使电器通电,以保护电器使用安全性,其是在壳体底部分别设置输出端子及输入端子,当操作杆向右推压使拨动杆及机动脱扣杆一起向下滑动,活动铜受机动脱扣杆推抵向下作动接触输入端子,另在脱扣轴上设有脱扣杆,脱扣杆尾端设有缺口部与锁杆形成卡扣连接作动,前述缺口部下方调协弹簧使脱扣杆受弹簧作用力而上下移动,锁杆轴上设置锁杆,在锁杆尾端设弹簧,弹簧另一端与壳体相接,锁杆并与动铁芯连接,动铁芯上穿设吸铁线圈,该动铁芯尾端设弹簧,藉以锁杆推陈出新抵时该动铁芯与吸铁线圈同时移动至殂铁芯接触形成接通状态。如图1所示,本创作是提供一种无电压电子式保护装置,主要是由壳体1、输出端子11、输入端子12、活动铜20、机动脱扣杆21、拨动杆22、操作杆23、脱扣杆31、弹簧32、锁杆轴41、锁杆42、弹簧43、动铁芯44、吸铁线圈45、弹簧46、静铁芯47、中央处理器5、电源供应装置51、调整块52、矽控整流器53、线圈54所组成;其主要结构包括机构控制与电路安全控制机制;机构控制。3壳体1底部分别设置输出端子11及输入端子12,输入端子12上方设有活动铜20,用以活动铜20下压与输入端子12接触连接,活动铜21上方设机动脱扣杆21与活动铜20形成连动作用,机动脱扣杆21与拨动杆22连接,拨动杆22与操作杆23连接,当操作杆23向右推压使拨动杆22及机动脱扣杆21一起向下滑动,活动铜20受机动脱扣杆21推抵向下作动接触输入端子12,另在脱扣轴3上设有脱扣杆31,脱扣杆31尾端设有缺口部310与锁杆42形成卡扣连接作动,前述局部310下方设置弹簧32使脱扣杆31受弹簧32作用力而上下移动,锁杆轴4上设置锁杆42,在锁杆42尾端设弹簧43,弹簧43另一端与壳体1相接,锁杆42并与动铁芯44连接,动铁芯44上穿设吸铁线圈45,该动铁芯44尾端设弹簧46,藉以锁杆42推抵时该动铁芯44与吸铁线圈45同时移动至静铁芯47接触形成接通状态。如图2所示,吸铁线圈45电源来自线路6,此时该动铁芯44头端与锁杆42接触,锁杆42尾端与弹簧32头端连接,弹簧32尾端接於壳体1上,前述锁杆42并未接触脱扣杆31,故皆处于静止状态。如图3、图4所示,其机构控制与电路安全控制动机为吸铁线圈45电源来自线路6,当输入端子12与活动铜20断开时,为不通电状态,但吸铁线圈45由线路7供电,动铁芯44与静铁芯47吸合,动铁芯44另一端与锁杆42脱离接触,锁杆42另一端并未接触脱扣杆31,脱扣杆31受弹簧32反作用力向上顶推移动,故仍处于不通电状态。如图5、图6所示,当操作杆23向右推压使拨动杆22及机动脱扣杆21一起向下滑动,活动铜20受机动脱扣杆21推抵向下作动接触输入端子12,用以输入端子12与输出端子11形成回路通电。如图7,当电路突然断电时,该输入端子12与线路6均无电压,4此时吸铁线圈45无电,动铁芯44受弹簧46反作用力推挤使静铁芯47脱离动铁芯44呈无接触分离状能,动铁芯44之另一头端与锁杆42尾端接触,同时向右推挤锁杆42尾端,使锁杆42另一头端向左脱离脱扣杆31之缺口部310,脱扣杆31受弹簧32推抵向上,脱扣杆3是固定于脱扣轴3上则可左右摆动,前述脱扣杆31缺口部310受弹簧32向上推抵使脱扣杆31尾端向左内移作用。如图6、图7所示,本创作是提供一种无电压子式保护装置,安全保护控制机制当电源复电时,线路7供吸铁线圈45通电,动铁芯44与静铁芯47吸合,锁杆42头端无法卡入脱扣杆31之缺口部310,该活动铜20不与输入端子12接触,故输入端子12与输出端子11回路不通,形成用电之安全保护。当电力复电时因输入端子12与输出端子11回路不通,必须由使用者将操作杆23向右推压使拨动杆22及机动脱扣杆21一起向下滑动,活动铜20受机动脱扣杆21推抵向下作动接触输入端子12,用以输入端子12与输出端子11形成回路通电。电路控制机制,如图8所示,前述吸铁线圈45下方设置中央处理器5与电源控制装置51成电气连接则可供应其电源,该中央处理器5连接一可调整之电阻50,以供额定电流输出,经中央处理器5侦测电源控制装置51之电源信号,中央处理器5输出触发矽控整流器53导通使吸铁线圈45产生稳定之额定电流调整作用。再者,本创作另一优点仍在于过载、短路保护,当出现过载、短路时,经电流互感器感应一电流将过载信号输入至中央处理器5,经中央处理器5侦测运算输出至吸铁线圈45通电,使脱扣杆31形成断电作用,产生过载及短路保护电源之功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电压电子式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底部分别设置输出端子及输入端子,输入端子上方设有用以活动铜下压时与输入端子接触连接活动铜,活动铜上方设机动脱扣杆与活动铜形成连动作用,机动脱扣杆与拨动杆连接,拨动杆与操作杆连接,以操作杆向右推压使拨动杆及机动脱扣杆一起向下滑动,活动铜受机动脱扣杆推抵向下作动接触输入端子,另在脱扣轴上设有脱扣杆,脱扣杆尾端设有缺口部与锁杆形成卡扣连接,前述缺口部下方设置弹簧使脱扣杆受弹簧作用力而上下移动,锁杆轴上设置锁杆,在锁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美玲
申请(专利权)人:罗美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