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杆及其组装方法、机械凸轮梭口成形机构和织机技术

技术编号:3147912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输出杆及其组装方法、机械凸轮梭口成形机构和织机。输出杆有凸轮从动辊且包括连接至本体的两个从动辊。本体限定中间平面且包括具有两个相反表面的中央部分和两个附接部分,附接部分由相应附接装置连接至相应从动辊。附接装置包括每一者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凸缘的内和外紧固件。凸缘各自由板形成并在平行平面中抵靠彼此支承。每个从动辊U形夹式地安装在内与外紧固件之间使得两个从动辊的接触表面在中间平面两侧。第一从动辊由第一附接装置附接至包括两个相反表面的两个附接部分中的第一附接部分,相反表面由凸缘连接、以等于中央部分厚度的距离分开且各自与中央部分的相应表面共面。第一从动辊接触表面与第一附接部分的边缘相反定位。接部分的边缘相反定位。接部分的边缘相反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出杆及其组装方法、机械凸轮梭口成形机构和织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梭口成形机构的具有凸轮从动辊的输出杆,并且涉及这种杆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包括这种杆的梭口机并且涉及装备有这种梭口机的织机。

技术介绍

[0002]在编织织机领域中,已知凸轮梭口成形机构,该凸轮梭口成形机构包括一系列摆动杆,该摆动杆的数量等于待安装在织机上的综丝框架的最大数量,每个摆动杆、也称为输出杆用于联接至框架中的一个框架并且配备有两个辊,所述两个辊与由公共轴驱动旋转的互补凸轮的两个从动件相互作用。同一凸轮的共轭从动件轴向偏移,并且由相关杆承载的辊必须具有与凸轮的从动件相同的轴向偏移。
[0003]为此,例如从CN

U

203807652中已知,通过两个凸缘将辊U形夹式地安装在杆本体上,第一凸缘通过在杆的侧表面上加工而直接形成在杆本体的厚度中,而第二凸缘通过铆钉固定至杆本体。将第一凸缘机加工到本体中是一种下述操作,该操作除了成本高之外还可能释放材料中的内应力并且引起加工之后出现的变形。然后,需要额外的矫直操作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凸轮梭口成形机构的具有凸轮从动辊的输出杆(11),所述输出杆包括本体(110)和两个从动辊(24A、24B),其中:

所述输出杆的本体由具有两个相反的面(112、114)的板形成,在所述两个相反的面(112、114)之间限定了中间平面(P11),所述输出杆的所述本体包括具有两个相反表面(117A、117B)的中央部分(116)、两个附接部分(122A、122B)和延伸部(15),开孔(118)形成在所述中央部分(116)中、定中心在主轴线(A11)上,从而接纳轴承(120),所述附接部分和所述延伸部相对于所述主轴线径向地形成并且彼此不同,

每个从动辊(24A、24B)沿着所述主轴线(A11)从所述中间平面(P11)偏移,并且每个从动辊(24A、24B)包括内环(240)、外环(242)和置于所述内环与所述外环之间的滚动元件(244),使得所述外环相对于所述内环绕平行于所述主轴线(A11)的辊轴线(A24)自由旋转,所述外环具有接触表面(S242),所述接触表面(S242)相对于所述辊轴线(A24)在径向上并且旨在用于与所述梭口成形机构(10)的凸轮(22)的从动件(22A、22B)接触,

每个从动辊(24A、24B)通过相应的附接装置(28)连接至相应的附接部分(122A、122B),每个附接装置包括相对于所述内环位于另一从动辊(24B、24A)的一侧的内紧固件(28A)以及相对于所述内环位于所述另一从动辊(24B、24A)的相反侧的外紧固件(28B),所述内紧固件和所述外紧固件各自均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凸缘(30、32、34;30、32、34、70),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凸缘(30、32、34;30、32、34、70)中的每个凸缘都由板形成,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凸缘(30、32、34;30、32、34、70)在平行的平面中彼此支撑并且彼此连接,

每个从动辊(24A、24B)被U形夹式地安装在内紧固件(28A)的内凸缘(30)与外紧固件(28B)的外凸缘(32)之间,并且通过附接装置(280)固定至所述内凸缘(30)和所述外凸缘(32),

所述外紧固件(28B)通过杆铆钉(282)组装至对应的附接部分(122A、122B),所述外紧固件(28B)在平行平面中支撑在对应的附接部分(122A、122B)的面(112、114)中的一个面上,使得两个所述从动辊的接触表面(S242)位于所述中间平面(P11)的两侧,其中:

所述从动辊中的被称为第一从动辊的至少一个从动辊通过第一附接装置(28)固定至两个附接部分(122A、122B)中的第一附接部分,

所述输出杆(11)的所述第一附接部分(122A、122B)包括相反的两个表面(123A、123B),所述两个表面(123A、123B)通过边缘(124)彼此连接,并且所述两个表面(123A、123B)以等于所述中央部分(116)的厚度的距离彼此分开,

所述第一附接部分(122A)的所述两个表面(123A、123B)中的每个表面与所述中央部分(116)的相应表面(117A、117B)共面,以及

第一从动件的所述接触表面(S242)与所述第一附接部分(122A)的凸缘(124)相对地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杆(11),其中,所述第一附接装置(28)的所述内紧固件(28A)和所述外紧固件(28B)通过U形夹铆钉(284)连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出杆(11),其中,所述外紧固件(28B)包括外凸缘(32)和间隔件凸缘(34),所述外凸缘和所述间隔件凸缘各自均由相应的板形成并且通过铆接而连结在一起,所述外凸缘(32)具有内面(32A)和相反的外面(32B),所述外凸缘的所述内面支承
在所述第一从动辊(24A、24B)上,所述外凸缘(32)通过所述附接装置(280)固定至所述第一从动辊,而所述间隔件凸缘(34)通过所述杆铆钉(282)组装至所述第一附接部分(122A、122B),所述间隔件凸缘(34)置于所述外凸缘(32)与所述第一附接部分(122A、122B)之间,以便使所述外凸缘的所述内面(32A)从所述第一附接部分的所述两个表面(123B、123A)中的第一表面偏移。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输出杆(11),其中,第一紧固系统(28)的所述内紧固件(28A)包括内凸缘(30),所述内凸缘(30)由板设置并且具有外面(30B)和相反的内面(30A),并且所述内凸缘(30)搁置在所述第一从动辊(24A、24B)上,所述内凸缘通过所述附接装置(280)固定至所述第一从动辊,并且其中,所述内凸缘(30)通过由板设置的一个或更多个支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尔万
申请(专利权)人:史陶比尔法万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