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电机
[0001]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旋转电机。
技术介绍
[0002]日本专利首次公开第2014
‑
217136A号公开了一种在旋转电机中使用的 定子绕组。定子绕组配备有相位线圈,每个上述相位线圈由以重叠绕组形 式缠绕的多个单元线圈组成。单元线圈使用连接导体彼此串联接合。具体 地,单元线圈由导体部段制成,每个上述导体部段跨过形成在定子芯中的 给定数量m个槽延伸,并且配置在槽中。定子芯具有布置在其径向外侧的 外部连接导体和布置在其径向内侧的内部连接导体。外部连接导体的槽间 隔被选择为与(m-1)个槽相对应的间隔。内部连接导体的槽间隔被选择 为与(m+1)个槽相对应的间隔。替代地,外部连接导体的槽间隔被选择 为与(m+1)个槽相对应的间隔。内部连接导体的槽间隔被选择为与(m -1)个槽相对应的间隔。
[0003]具体地,定子绕组的每个相位线圈包括2n个彼此串联连接以具有第一 端和第二端的单元线圈。第一端连接到相应相位端子中的相应一个(即, 电压端子)。第二端连接到中性点。2n个单元线圈被分为两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电机(10),包括:定子(30),所述定子包括定子芯(31)和定子绕组(32),在所述定子芯中形成有沿定子芯的周向方向彼此相邻布置的多个槽(35),所述定子绕组配备有缠绕在所述槽中的多个相位线圈(32U、32V、32V);以及转子(20),所述转子(20)配置成面向所述定子,并且具有多个磁极,多个所述磁极沿所述转子的周向方向彼此相邻地布置,其中所述相位线圈在所述相位线圈的第一端处连接到相应的相位端子(T1、T2、T3),并且在所述相位线圈的第二端处连接到中性点(N);每个所述相位线圈包括多个单元线圈(41),多个所述单元线圈以从所述相位端子中的相应一个开始的接合顺序彼此串联连接,并且在所述相位端子中的相应一个与所述中性点之间彼此远离给定的槽间距布置,所述单元线圈使用连接导体(42)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导体包括第一连接导体和第二连接导体,所述第一连接导体将以接合顺序从所述相位端子中的相应一个开始计数的第i个单元线圈连接到第i+1个单元线圈,所述第二连接导体将以接合顺序从所述相位端子中的相应一个开始计数的第i+1个单元线圈连接到第i+2个单元线圈,并且每个所述相位线圈包括两个以上的反向连接导体,每个所述反向连接导体由所述第二连接导体提供,并且取向为使得在所述定子芯的周向方向上,所述第二连接导体从第i+1个单元线圈延伸到第i+2个单元线圈的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导体从第i个单元线圈延伸到第i+1个单元线圈的方向相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相位线圈包括所述单元线圈划分而成的多个串联连接的线圈组,所述串联连接的线圈组彼此串联或并联连接,并且所述串联连接的线圈组中的每一个均配备有所述反向连接导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连接的线圈组中的每一个包括彼此串联连接的四个单元线圈,所述连接导体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在第一单元线圈与第二单元线圈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二单元线圈与第三单元线圈之间,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三单元线圈与第四单元线圈之间,所述第一单元线圈是每个所述串联连接的线圈组的所述单元线圈中的以接合顺序从所述相位端子中的相应一个开始计数的第一个单元线圈,所述第二单元线圈是所述单元线圈中的以接合顺序从所述相位端子中的相应一个开始计数的第二个单元线圈,所述第三单元线圈是所述单元线圈中的以接合顺序从所述相位端子中的相应一个开始计数的第三个单元线圈,所述第四单元线圈是所述单元线圈中的以接合顺序从所述相位端子中的相应一个开始计数的第四个单元线圈,在所述定子芯的周向方向上,所述第二连接部从所述第二单元线圈延伸到所述第三单元线圈的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从所述第一单元线圈延伸到所述第二单元线圈的方向相反,在所述定子芯的周向方向上,所述第三连接部从所述第三单元线圈延伸到所述第四单元线圈的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延伸的方向相反,并且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被用作所述反向连接导体。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相位线圈包括彼此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宇贺俊士,种治芳尚,藤枝真人,黑崎浩孝,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