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施工升降机吊笼的翻转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7819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施工升降机吊笼的翻转机,包括底架,以及位于底架上的第一伸缩装置、第一翻转架、第二翻转架、第二伸缩装置;其中,第一翻转架和第二翻转架对立设置;第一伸缩装置位于第一翻转架的远离第二翻转架的一侧,第一伸缩装置带动第一翻转架进行翻转;第二伸缩装置位于第二翻转架的远离第一翻转架的一侧,第二伸缩装置带动第二翻转架进行翻转,且第二翻转架和第二伸缩装置还可在底架上同步滑动。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翻转机对吊笼进行翻转倾倒,无需人力配合作业,省时省力且安全。全。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施工升降机吊笼的翻转机


[0001]本技术涉及翻转机
,尤其是一种用于施工升降机吊笼的翻转机。

技术介绍

[0002]施工升降机吊笼焊接成型后,需要在吊笼侧面铆接冲孔铝板或镀锌板,由于吊笼侧面尺寸较大,常规吊笼的高为2.5米,宽为3~3.2米,因此在吊笼的侧面铆接冲孔铝板或镀锌板时,需要将吊笼侧面平放,且在铆接过程中需要多次将吊笼倾倒。目前,吊笼倾倒的操作一般采用吊车和人力配合作业,作业过程费时费力且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施工升降机吊笼的翻转机,利用该翻转机直接对吊笼进行翻转倾倒,无需人力配合作业,省时省力且安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
[0005]一种用于施工升降机吊笼的翻转机,翻转机包括:底架,以及位于底架上的伸缩装置、翻转架;
[0006]翻转架呈L型,包括底部托架即L横边和侧面托架即L竖边;所述底部托架的一端与侧面托架的底端固定连接;侧面托架的底端与底架之间铰接;翻转架对吊笼进行翻转时,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施工升降机吊笼的翻转机,其特征在于,翻转机包括:底架(1),以及位于底架(1)上的伸缩装置、翻转架;翻转架呈L型,包括底部托架即L横边和侧面托架即L竖边;所述底部托架的一端与侧面托架的底端固定连接;侧面托架的底端与底架之间铰接;翻转架对吊笼进行翻转时,底部托架用于承托吊笼底的底部,侧面托架用于承托吊笼的一侧面;伸缩装置位于侧面托架的远离底部托架的一侧;伸缩装置的两端分别与侧面托架、底架铰接;通过伸缩装置伸缩杆的伸缩带动翻转架的翻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升降机吊笼的翻转机,其特征在于,底架(1)上设有两个翻转架,分别为第一翻转架(3)、第二翻转架(4);底架(1)上还对应的设有两个伸缩装置,分别为第一伸缩装置(2)和第二伸缩装置(5);所述第一翻转架(3)包括第一底部托架(31)即L横边和第一侧面托架(32)即L竖边;所述第一底部托架(31)的一端与第一侧面托架(3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面托架(32)的底端与底架(1)之间铰接;所述第二翻转架(4)包括第二底部托架(41)即L横边和第二侧面托架(42)即L竖边;所述第二底部托架(41)的一端与第二侧面托架(4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面托架(42)的底端与底架(1)之间铰接;所述第一翻转架(3)与所述第二翻转架(4)对立设置,第一底部托架(31)朝向第二底部托架(41),且第一底部托架(31)和第二底部托架(41)之间不存在交叠;所述第一伸缩装置(2)位于第一侧面托架(32)的远离第一底部托架(31)的一侧;所述第一伸缩装置(2)的底部与底架(1)之间铰接;所述第一伸缩装置(2)的伸缩杆与第一侧面托架(32)之间铰接;通过第一伸缩装置(2)的伸缩杆的伸缩带动第一翻转架(3)的翻转;所述第二伸缩装置(5)位于第二侧面托架(42)的远离第二底部托架(41)的一侧;第二伸缩装置(5)的底部与底架(1)之间铰接;第二伸缩装置(5) 的伸缩杆与第二侧面托架(42)之间铰接;通过第二伸缩装置(5)的伸缩杆的伸缩带动第二翻转架(4)的翻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施工升降机吊笼的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上还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少奎朱晓华姜磊范厚玉郑福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丰海起重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