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苗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外科用头部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7712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神经外科用头部降温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穿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第一转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柱,所述第一螺纹柱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其有益效果是,该神经外科用头部降温装置,通过设置旋钮,旋钮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螺纹柱转动,在第一螺纹柱与第一螺纹套的螺纹配合下、卡槽与卡块的卡接配合下及第一滑槽与第一滑块的滑动配合下,从而带动顶部支撑腿和底部支撑腿左右移动,进而实现对不同宽度的床进行夹持的目的,提高其实用性,该整个装置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强。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外科用头部降温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头部降温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外科用头部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经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
[0003]现有的头部降温装置在进行降温时大都只能单次降温,不能利用气雾进行循环降温,降温效果差,另外,许多降温装置不能对头罩的高度进行调节,使用高度受限,影响了其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神经外科用头部降温装置,其解决了不能循环降温和不能高度调节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外科用头部降温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外科用头部降温装置,包括固定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40),所述第二凹槽(40)内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4),所述第一轴承(4)内穿设有第一转轴(20),所述第一转轴(20)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3),所述第一转轴(20)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柱(5),所述第一螺纹柱(5)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6),所述第一螺纹套(6)底部固定连接有顶部支撑腿(23),所述顶部支撑腿(23)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24),所述电动推杆(24)底部固定连接有底部支撑腿(1);所述固定板(2)底部固定连接有头罩(21),所述头罩(21)内开设有降温腔(22),所述固定板(2)顶部固定连接有降温箱(11),所述固定板(2)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7)和第二通孔(25),所述第一通孔(17)内穿设有输送管道(16),所述输送管道(16)一端与头罩(21)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道(16)另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抽气泵(15),所述第二抽气泵(15)固定连接在降温箱(11)侧面,所述第二通孔(25)内穿设有抽取管道(9),所述抽取管道(9)一端与降温腔(22)固定连接,所述抽取管道(9)另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抽气泵(10),所述第一抽气泵(10)固定连接在降温箱(11)侧面,所述输送管道(16)和抽取管道(9)分别穿过第二抽气泵(15)和第一抽气泵(10)并延伸至降温箱(1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用头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腿(1)内壁侧面开设有第一凹槽(29),所述第一凹槽(29)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8),所述电机(28)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34),两个所述第二转轴(34)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苗何文燕刘晴张荣丽
申请(专利权)人:李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