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砂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7677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砂治具,包括底座,底座上排列若干支柱,支柱内设压杆,压杆与底座滑动连接;其中:支柱上阵列有支脚,支脚固设在底座上;两两支脚间形成有卡固槽,卡固槽内设顶杆,顶杆的一端部为自由端,顶杆上设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压杆上设第三凸起,第三凸起上设第四凸起,压杆的一端部穿过底座并延伸到所述底座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顶杆上设置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配合固定在底座上的支脚、压杆以及复位弹簧的拉力,可确保治具持续稳定地顶紧并固定工件,防止工件在喷砂过程中发生位移;通过设置复位弹簧和压杆,便于松开工件,避免工件在取下的过程中被划伤,且治具可在松开工件后自动恢复至工作状态,便于后续持续使用。持续使用。持续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砂治具


[0001]本技术涉及喷砂
,特别涉及一种喷砂治具。

技术介绍

[0002]喷砂工艺是一种常用的金属工件表面处理工艺,利用高速砂流冲击作用在工件表面,达到清除工件表面毛刺、清洁工件表面、粗化表面、提升产品表面品质的目的。生产中,砂粒的喷射压力较大,治具必须牢固地夹持工件,以确保工件均匀地接触砂流,否则工件很容易在高速砂流的冲击下发生变形;同时,在将工件从治具上取下是也需要尽量避免刮伤工件,尤其是一些精密的工件,少量或微量的划痕都可能影响工件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喷砂治具,可持续稳定地顶紧并固定工件,防止工件在喷砂过程中发生位移,并可避免工件在取下的过程中被划伤。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喷砂治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排列有若干中空的支柱,每个所述支柱内均装设有一压杆,所述压杆的一端部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其中:
[0006]每个所述支柱的侧壁上都均匀阵列有两个以上沿轴向延伸的支脚,每个所述支脚均可拆卸固设在所述底座上;两两所述支脚间形成有卡固槽,每个所述卡固槽的内壁上均设有一沿轴向延伸的顶杆,每个所述顶杆的一端部与所述卡固槽固连,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为燕尾结构;所述顶杆靠近自由端的端部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顶杆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凸起;工件能套设在所述支柱的外围并卡在所述第一凸起处;
[0007]每个所述压杆上沿径向均设有与所述卡固槽适配的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上沿轴向设有与所述顶杆的自由端适配的第四凸起,所述第四凸起在所述第三凸起上形成有与所述顶杆的自由端适配的第一凹槽;每个所述压杆的侧壁上在所述第三凸起的上方均设有一与所述第二凸起匹配的第二凹槽;每个所述压杆的一端部均穿过所述底座并延伸到所述底座的外侧;拉动所述压杆,能推动每个所述顶杆的自由端向轴心旋转,带动所述第一凸起同步旋转以远离工件。
[0008]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支柱均为环形的圆柱或棱柱。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压杆适配的通孔;所述底座和所述支脚上均设有若干相互匹配的定位孔。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支柱上的所述支脚、顶杆、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均与所述支柱一体成型。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压杆上的第三凸起、第四凸起均与所述压杆一体成型。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压杆的端部均可拆卸固连一拉板,每个拉板与所述
底座间可拆卸固设有一个以上复位弹簧。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顶杆上设置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配合固定在底座上的支脚、压杆以及复位弹簧的拉力,可确保治具持续稳定地顶紧并固定工件,防止工件在喷砂过程中发生位移;通过设置复位弹簧和压杆,便于松开工件,避免工件在取下的过程中被划伤,且治具可在松开工件后自动恢复至工作状态,便于后续持续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0、底座;11、通孔;20、支柱;21、支脚;22、顶杆;23、第一凸起;24、第二凸起;30、压杆;31、第三凸起;32、第四凸起;33、第一凹槽;34、第二凹槽;40、拉板;50、复位弹簧;60、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 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19]如图1所示一种喷砂治具,一种喷砂治具,包括底座10,底座10上排列有若干中空的支柱20,每个支柱20内均装设有一压杆30,压杆30的一端部与底座10滑动连接;其中:
[0020]每个支柱20的侧壁上都均匀阵列有两个以上沿轴向延伸的支脚21,每个支脚21均可拆卸固设在底座10上;两两支脚21间形成有卡固槽,每个卡固槽的内壁上均设有一沿轴向延伸的顶杆22,每个顶杆22的一端部与卡固槽固连,另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为燕尾结
构;顶杆22靠近自由端的端部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凸起23,顶杆22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凸起24;工件能套设在支柱20的外围并卡在第一凸起23处;
[0021]每个压杆30上沿径向均设有与卡固槽适配的第三凸起31;第三凸起31上沿轴向设有与顶杆22的自由端适配的第四凸起32,第四凸起32在第三凸起31上形成有与顶杆的自由端适配的第一凹槽33;每个压杆30的侧壁上在第三凸起31的上方均设有一与第二凸起24匹配的第二凹槽34;每个压杆30的一端部均穿过底座10并延伸到底座10的外侧;拉动压杆 30,能推动每个顶杆22的自由端向轴心旋转,带动第一凸起23同步旋转以远离工件。
[0022]本技术通过在顶杆22上设置第一凸起23和第二凸起24,配合固定在底座10上的支脚21、压杆30以及复位弹簧50的拉力,可确保顶杆22能持续稳定地顶紧固定工件60,防止工件60在喷砂过程中不发生位移;通过设置复位弹簧50和压杆30,便于治具松开工件60,避免划伤工件,且治具可在松开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砂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排列有若干中空的支柱,每个所述支柱内均装设有一压杆,所述压杆的一端部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其中:每个所述支柱的侧壁上都均匀阵列有两个以上沿轴向延伸的支脚,每个所述支脚均可拆卸固设在所述底座上;两两所述支脚间形成有卡固槽,每个所述卡固槽的内壁上均设有一沿轴向延伸的顶杆,每个所述顶杆的一端部与所述卡固槽固连,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为燕尾结构;所述顶杆靠近自由端的端部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顶杆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凸起;工件能套设在所述支柱的外围并卡在所述第一凸起处;每个所述压杆上沿径向均设有与所述卡固槽适配的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上沿轴向设有与所述顶杆的自由端适配的第四凸起,所述第四凸起在所述第三凸起上形成有与所述顶杆的自由端适配的第一凹槽;每个所述压杆的侧壁上在所述第三凸起的上方均设有一与所述第二凸起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延川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富锐精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