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系统污泥脱水自动化回收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47630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系统污泥脱水自动化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污泥池,污泥池底部通过管路以及污泥输送泵与污泥调理池连接;污泥调理池底部通过管路以及污泥柱塞进料泵与隔膜压滤机连接;隔膜压滤机出料口设置有储泥斗;污泥调理池通过管路与PAC加药系统以及PAM加药系统连接。该系统流程简单、设备少,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运行成本低、处理后污泥含水率较低,供循环流化床锅炉使用,达到有效回收污泥,杜绝污泥随意堆放、保护环境的目的。保护环境的目的。保护环境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系统污泥脱水自动化回收利用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领域污泥脱水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污水系统污泥脱水自动化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和化工污水越来越多,污水处理量不断增加,污泥产量也呈持续快速增长之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产生含水80%的湿污泥为4000多万吨,并逐年以10 %左右递增。目前,国内污泥处理的方式主要有五种:堆肥、干化、焚烧、填埋、土地利用。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前提是污泥水要进行脱水处理。目前脱水技术较多,主要分为物理干化法及机械脱水法,本专利采用的是机械脱水法中隔膜压滤机压滤污泥脱水后送锅炉焚烧技术,可以彻底的将污泥进行处理,并利用污泥中残余热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水系统污泥脱水自动化回收利用系统,该系统流程简单、设备少,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运行成本低、处理后污泥含水率较低,供循环流化床锅炉使用,达到有效回收污泥,杜绝污泥随意堆放、保护环境的目的。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系统污泥脱水自动化回收利用系统,它包括污泥池,污泥池底部通过管路以及污泥输送泵与污泥调理池连接;污泥调理池底部通过管路以及污泥柱塞进料泵与隔膜压滤机连接;隔膜压滤机出料口设置有储泥斗;污泥调理池通过管路与PAC加药系统以及PAM加药系统连接。
[0005]优选地,污泥调理池采用碳钢结构,内部进行防腐处理。
[0006]优选地,污泥池底部设置有曝气管。
[0007]优选地,污泥调理池内设置有远传液位计,远传液位计与污泥输送泵电性连接控制污泥输送泵启停。
[0008]优选地,污泥调理池安装有变频搅拌电机,变频搅拌电机可以调节搅拌转速,保证最佳搅拌絮凝效果。
[0009]进一步地,污泥调理池内可选装离子浓度传感器、浊度传感器对絮凝效果进行监测;离子浓度传感器或浊度传感器均通过PLC控制器与变频搅拌电机电性连接形成控制回路,以自动控制变频搅拌电机的转速;也可以在污泥调理池外壁开设透明的观察口,通过人工观察进行手动调节,或者通过对射式光电传感器进行絮凝效果的监测并形成自动控制。
[0010]优选地,PAC加药系统和PAM加药系统与污水系统的控制中心连接,通过程序设定加药量,自调启停加药,做到自动化精准化加药。
[0011]优选地,隔膜压滤机和污泥柱塞进料泵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组成控制回路;PLC控制器优选西门子S7

300PLC控制器;通过控制隔膜压滤机的压榨时间、正吹、反吹时间及卸料启停来反馈控制污泥柱塞进料泵的启闭。
[0012]进一步地,隔膜压滤机将污泥压滤脱水,废水回到污水系统再处理,脱水后的污泥
卸到储泥斗中储存,便于转运。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与现有其他技术相比,本技术专利系统流程简单、设备少,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运行成本低、处理后污泥含水率较低,便于供循环流化床锅炉使用,同时大量节省了人工劳动强度;在实现了污泥水处理的同时可以兼顾污泥的回收利用,既杜绝污泥随意堆放,又保护了环境。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附图标记为:污泥池1,曝气管2,污泥输送泵3,污泥调理池4,变频搅拌电机5,远传液位计6,污泥柱塞进料泵7,隔膜压滤机8,PAC加药系统9,PAM加药系统10,储泥斗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中,一种污水系统污泥脱水自动化回收利用系统,它包括污泥池1,污泥池1底部通过管路以及污泥输送泵3与污泥调理池4连接;污泥调理池4底部通过管路以及污泥柱塞进料泵7与隔膜压滤机8连接;隔膜压滤机8出料口设置有储泥斗11;污泥调理池4通过管路与PAC加药系统9以及PAM加药系统10连接。
[0018]优选地,污泥调理池4采用碳钢结构,内部进行防腐处理。
[0019]优选地,污泥池1底部设置有曝气管2。
[0020]优选地,污泥调理池4内设置有远传液位计6,远传液位计6与污泥输送泵3电性连接控制污泥输送泵3启停。
[0021]优选地,污泥调理池4安装有变频搅拌电机5,变频搅拌电机5可以调节搅拌转速,保证最佳搅拌絮凝效果。
[0022]进一步地,污泥调理池4内可选装离子浓度传感器、浊度传感器对絮凝效果进行监测;离子浓度传感器或浊度传感器均通过PLC控制器与变频搅拌电机5电性连接形成控制回路,以自动控制变频搅拌电机5的转速;也可以在污泥调理池4外壁开设透明的观察口,通过人工观察进行手动调节,或者通过对射式光电传感器进行絮凝效果的监测并形成自动控制。
[0023]优选地,PAC加药系统9和PAM加药系统10与污水系统的控制中心连接,通过程序设定加药量,自调启停加药,做到自动化精准化加药。
[0024]优选地,隔膜压滤机8和污泥柱塞进料泵7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组成控制回路;PLC控制器优选西门子S7

300 PLC控制器;通过控制隔膜压滤机8的压榨时间、正吹、反吹时间及卸料启停来反馈控制污泥柱塞进料泵7的启闭。
[0025]进一步地,隔膜压滤机8将污泥压滤脱水,废水回到污水系统再处理,脱水后的污泥卸到储泥斗11中储存,便于转运。
[0026]如上所述的污水系统污泥脱水自动化回收利用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7]所述污泥池1底安装有曝气管2,曝气管2中空气将污泥池1底沉淀污泥搅拌成悬浊液污泥水;污泥输送泵3将悬浊液污泥水送入污泥调理池4,通过液位计控制液位,污泥调理池4液位达到70%时自动停污泥输送泵3;PAC加药系统9及PAM加药系统10向调理池加入药
剂,变频搅拌电机5将药剂与污泥水混合絮凝;污泥柱塞进料泵7将絮凝好的污泥送入隔膜压滤机8;隔膜压滤机8将含污泥压滤脱水、污泥脱水后卸到储泥斗11,向外输送利用;
[0028]在具体应用中,污泥池1中采用曝气管2将污泥水混合均匀,含泥量2

5%,通过污泥泵送入污泥调理池4中调理,加入PAC、PAM絮凝,通过带变频的搅拌桨将药剂与污水混合均匀,再通过污泥柱塞进料泵7加压打入高效隔膜压滤机8压滤脱水,脱除水分后的污泥含水低于65%,通过储泥斗11储存出去,供锅炉使用,脱除的水分回到污水系统。
[0029]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技术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系统污泥脱水自动化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污泥池(1),污泥池(1)底部通过管路以及污泥输送泵(3)与污泥调理池(4)连接;污泥调理池(4)底部通过管路以及污泥柱塞进料泵(7)与隔膜压滤机(8)连接;隔膜压滤机(8)出料口设置有储泥斗(11);污泥调理池(4)通过管路与PAC加药系统(9)以及PAM加药系统(1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系统污泥脱水自动化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池(1)底部设置有曝气管(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系统污泥脱水自动化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天荣李伟姚志勇毛吉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