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取向聚酯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7618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轴取向聚酯膜,其中,相对于30℃下的宽度方向的尺寸,90℃及120℃下的宽度方向的膨胀率分别为0%~0.15%。的宽度方向的膨胀率分别为0%~0.15%。的宽度方向的膨胀率分别为0%~0.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双轴取向聚酯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轴取向聚酯膜。

技术介绍

[0002]从加工性等的观点考虑,双轴取向聚酯膜被用于广泛用途。
[0003]作为上述技术的一例,在日本特开2018

021168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双轴取向聚酯膜,其中,在膜主取向轴方向和与其形成直角的方向的、从25℃至150℃的升温过程中的膜膨胀率测量中,150℃下的膜膨胀率分别为0.5%以上且1.5%以下。
[0004]在日本特开2002

361736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硬涂用双轴拉伸聚酯膜,其中,在50℃~100℃下相对于30℃的宽度方向的热膨胀率为

0.5%~0.5%,且满足下述式1~2。在下述式1~2中,R为膜膜厚,ΔR为膜膜厚偏差。
[0005]10μm<R<500μm
……
式1
[0006]ΔR/R<0.05
……
式2
[0007]在H本特开2017

127980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聚酯膜,其通过与包含非晶性树脂的透明导电基板贴合来使用,该聚酯膜中,在MD、TD方向上以150℃热处理30分钟之后的热收缩率、50℃至150℃的线膨胀系数及膜雾度在特定的范围内。
[0008]在日本特开2008

265318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挠性显示基板用双轴取向聚酯膜,其特征在于,在将聚乙烯萘二羧酸酯作为主要成分而成的双轴取向聚酯膜中,膜厚度为12~50μm、200℃/>×
10分钟下的热收缩率在膜的长边方向及宽度方向上均为

0.1%以上且0.1%以下,且每1m
×
3m,膜表面的波纹、褶皱的数量为0个以上且5个以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0010]双轴取向聚酯膜(以下,还简称为“膜”。)有时可用作各种功能性膜的膜基材。例如,能够通过在双轴取向聚酯膜上形成与目的对应的功能性层(例如,装饰层)来制造功能性膜。功能性层通常通过将液态组合物(例如,涂布液)涂布于双轴取向聚酯膜上来形成。
[0011]然而,例如,若在功能性层的形成过程(例如,加热干燥)中对双轴取向聚酯膜进行加热,则有时会产生条纹状缺陷区域。“条纹状缺陷”为沿着膜的长边方向以条纹状延伸且在膜的宽度方向上表现为凹凸的褶皱,并且是指必然产生的褶皱。条纹状缺陷不是在制造膜时的热处理中产生,而是源自在对预先制造的膜的热处理中产生的波浪状的褶皱,是上述波浪状的褶皱通过热处理后的冷却而固化而成的。并且,“条纹状缺陷区域”是指在膜面内局部产生的条纹状缺陷。若产生条纹状缺陷区域(即,在膜面内局部产生条纹状缺陷),则例如,有可能会对形成于膜,上的功能性层的特性或外观造成影响。进而,条纹状缺陷区域具有在膜的长边方向上施加拉伸负载的状态下加热时显著产生的倾向。
[0012]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
[0013]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因加热引起的条纹状缺陷区
域的产生的双轴取向聚酯膜。
[0014]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0015]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中包含以下方式。
[0016]<1>一种双轴取向聚酯膜,其中,相对于30℃下的宽度方向的尺寸,90℃及120℃下的宽度方向的膨胀率分别为0%~0.15%。
[0017]<2>根据<1>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膜,其在90℃及120℃中的至少一者的温度下进行加热的情况下产生的条纹状缺陷区域的个数小于3个/m2。
[0018]<3>根据<1>或<2>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膜,其在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多个突起。
[0019]<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膜,其具有:聚酯膜基材;及在上述聚酯膜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含有平均粒径为0.01μm~0.4μm的粒子且在表面上具有多个突起的层。
[0020]<5>根据<3>或<4>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膜,其中,上述多个突起的平均高度为10nm~300nm。
[0021]<6>根据<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膜,其中,上述多个突起的密度为60个/mm2~110个/mm2。
[0022]<7>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膜,其在90℃下进行加热的情况下产生的条纹状缺陷区域的个数小于3个/m2,且在120℃下进行加热的情况下产生的条纹状缺陷区域的个数小于7个/m2,或者在90℃下进行加热的情况下产生的条纹状缺陷区域的个数小于7个/m2,且在120℃下进行加热的情况下产生的条纹状缺陷区域的个数小于3个/m2。
[0023]<8>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膜,其在90℃及120℃下进行加热的情况下产生的条纹状缺陷区域的个数分别小于3个/m2。
[0024]<9>根据<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膜,其中,在从至少一个表面至厚度方向上的膜厚度的5%为止的区域内含有平均粒径为0.01μm~0.4μm的粒子。
[0025]<10>根据<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膜,其雾度为0.5%以下。
[0026]<11>根据<1>至<10>中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膜,其L
*
a
*
b
*
表色系中的b
*
值为0~0.6。
[0027]<12>根据<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膜,其至少一个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1nm~10nm。
[0028]专利技术效果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因加热引起的条纹状缺陷区域的产生的双轴取向聚酯膜。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表示双轴拉伸机的一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双轴取向聚酯膜,其中,相对于30℃下的宽度方向的尺寸,90℃及120℃下的宽度方向的膨胀率分别为0%~0.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膜,其在90℃及120℃中的至少一者的温度下进行加热的情况下产生的条纹状缺陷区域的个数小于3个/m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膜,其在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多个突起。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膜,其具有:聚酯膜基材;及在所述聚酯膜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上含有平均粒径为0.01μm~0.4μm的粒子且在表面上具有多个突起的层。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膜,其中,所述多个突起的平均高度为10nm~300nm。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膜,其中,所述多个突起的密度为60个/mm2~110个/mm2。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轴取向聚酯膜,其在90℃下进行加热的情况下产生的条纹状缺陷区域的个数小于3个/m2,且在120℃下进行加热的情况下产生的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冈佑记永尾享春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