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种分解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7602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菌种分解舱装置,该分解舱包括有能绕轴心旋转的舱体,在所述舱体上设有抽气通道,所述舱体的一端设有随舱体一同旋转的动端盖板,在所述动端盖板上设有驱动所述舱体旋转的驱动结构,在所述舱体的另一端设有定端盖板,所述定端盖板通过动滑环连接在所述舱体的端部,在所述定端盖板上分别设有用于添加物料的进料组件、出料组件。该菌种分解舱采用真空除湿除臭工艺,不会在工作的过程中对大气环境产生污染,单位能耗更低。单位能耗更低。单位能耗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401,在进料法兰401上分别设有进料料斗403、闸门、及带动闸门直线运动的油缸402,所述出料组件5包括有出料法兰501,在出料法兰501上设有出料口502。
[0013]如上所述的菌种分解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滚筒101上套有隔热层9,在所述滚筒101设有加热组件支撑架10,所述加热组件支撑架10穿出所述隔热层9,在所述加热组件支撑架10上设有加热组件6。
[0014]如上所述的菌种分解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6包括加热器601、油箱602、泵组603、吸油过滤器604,在所述滚筒 101上设有加热油管605,所述加热器601和所述吸油过滤器604设在所述油箱602上,在所述泵组603上设有进油口11和出油口12,在所述油箱602上设有回油口13,所述进油口11与所述吸油过滤器 604相连,所述出油口12与所述加热油管605的首端相连,所述加热油管605的尾端与所述回油口13相连。
[0015]如上所述的菌种分解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滚筒101内壁呈螺旋状均布多条导料板14,在所述滚筒101内壁还设有多条导料隔板15,在所述滚筒101外壁设有支撑筋板16,在所述动端盖板 7上设有设有伸入滚筒101内的进气支撑杆17,所述抽气通道18沿所述进气支撑杆17设置。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如下优点:
[0017]1、本技术滚筒上加有隔热层,可保证菌种分解器的工作单元与大气隔离,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0018]2、本技术菌种的搅拌是用滚筒的旋转实现的,滚筒的旋转始终是均匀而且连续,保证了设备耗能的稳定性。
[0019]3、本技术菌种处理舱可以通过添加舱室,实现处理能力的扩展,进而实现最少的配件实现最大的处理能力。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工作单元总图;
[0021]图2是本技术进出料组件图;
[0022]图3是本技术滚筒组件立体图1;
[0023]图4是本技术滚筒组件立体图2;
[0024]图5是本技术加热组件立体图;
[0025]图6是本技术进料组件图。
[0026]图中:1为舱体;101为滚筒;2为驱动结构;201为大齿圈;3 为动滑环;301为动环部;302为定环部;4为进料组件;401为进料法兰;402为油缸;403为进料料斗;5为出料组件;501为出料法兰; 502为出料口;6为加热组件;601为加热器;602为油箱;603为泵组;604为吸油过滤器;605为加热油管;7为动端盖板;8为定端盖板;9为隔热层;10为加热组件支撑架;11为进油口;12为出油口; 13为回油口;14为导料板;15为导料隔板;16为支撑筋板;17为进气支撑杆;18为抽气通道;19为压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所述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
[0028]一种菌种分解舱装置,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有能绕轴心旋转的舱体1,在所述舱体1上设有抽气通道18,所述舱体1的一端设有随舱体1一同旋转的动端盖板7,在所述动端盖板7上设有驱动所述舱体1旋转的驱动结构2,在所述舱体1的另一端设有定端盖板8,所述定端盖板8通过动滑环3连接在所述舱体1的端部,在所述定端盖板8上分别设有用于添加物料的进料组件4、出料组件5。
[0029]舱体1用于承接物料,以及提供物料分解的容积舱,舱体1的轴心线水平,驱动结构2驱动舱体1及动端盖板7绕该轴心线旋转时,定端盖板8及其上的进料组件4、出料组件5保持静止,定端盖板8 也能起到隔离舱体与外部大气的作用;通过抽气通道18将仓体1内部抽真空的同时也将其内的悬浮水分抽离;物料分解后,通过出料组件5排出。本专利菌种的搅拌是通过舱体的旋转来实现的,并且舱体 1的旋转始终是均匀且连续的,有效保证了设备耗能的稳定性。
[0030]如上所述的菌种分解舱装置,所述舱体1包括有一个滚筒101,也可以包括有多个滚筒101串接而成,相邻滚筒101之间通过法兰连接,实现了菌种分解器处理能力的扩展。
[0031]如上所述的菌种分解舱装置,所述动滑环3包括有与所述舱体1 固定连接的动环部301、能与动环部301相对转动的定环部302;定环部302因为安装了进料组件4和出料组件5,不能随滚筒一同转动;所述的动环部301与所述定环部302为同心圆环,之间具有缝隙。在所述缝隙处可以设置细圆环,也可以设置多个滚珠。动滑环3的结构类似轴承。
[0032]如上所述的菌种分解舱装置,所述驱动结构2包括有与所述舱体1固定连接的大齿圈201、与大齿圈201啮合的小齿轮、以及驱动小齿轮转动的电机,所述大齿圈201固定在所述动端盖板7上。大齿圈201在外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舱体1绕轴心线旋转。
[0033]如上所述的菌种分解舱装置,所述进料组件4带有自密封功能,用于设备进料,可以用自动控制或手动控制,优选自动控制。
[0034]具体地,进料组件4包括有设在所述定端盖板8上的进料法兰 401,在进料法兰401上设有进料料斗403、闸门、及带动闸门直线运动的油缸402,进料法兰401用于支撑进料料斗403;闸门通过油缸402带动开闭,如图6所示。
[0035]所述出料组件5包括有出料法兰501,在出料法兰501上设有出料口502,出料法兰501用于支撑出料口502,如图2所示。
[0036]如上所述的菌种分解舱装置,在所述滚筒101上套有隔热层9,隔热层9用于隔离滚筒101与外部大气,避免滚筒的热辐射,在所述滚筒101设有加热组件支撑架10,所述加热组件支撑架10穿出所述隔热层9,在所述加热组件支撑架10上设有加热组件6。加热组件6 用于对滚筒101表面加热,提高物料分解效率。
[0037]进一步地,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加热组件6包括加热器601、油箱602、泵组603、吸油过滤器604,在所述滚筒101上设有加热油管605,加热油管605用于传导热油,实现对滚筒101的加热;所述加热器601和所述吸油过滤器604设在所述油箱602上,加热器601用于对油箱602中的油加热,在所述泵组603上设有进油口11 和出油口12,在所述油箱602上设有回油口13,所述进油口11通过管道与所述吸油过滤器604相连,所述出油口12通过管道与所述加热油管605的首端相连,所述加热油管605的尾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回油口13相连。
[0038]所述加热油管605可以缠绕设置在滚筒101外壁,本实施例的加热油管605通过多条并排串接,并且通过支撑筋板16压紧在滚筒外壁。其油路循环如下:油箱602中的油经吸
油过滤器604过滤后,从进油口11进入泵组603,再经出油口12抽至加热油管605,对滚筒101加热,最后经回油口13回流至油箱602,实现循环加热。
[0039]另外,在所述滚筒101内壁呈螺旋状均布多条导料板14,导料板14用于物料进入舱室后的导引以及分离;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菌种分解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能绕轴心旋转的舱体(1),在所述舱体(1)上设有抽气通道(18),所述舱体(1)的一端设有随舱体(1)一同旋转的动端盖板(7),在所述动端盖板(7)上设有驱动所述舱体(1)旋转的驱动结构(2),在所述舱体(1)的另一端设有定端盖板(8),所述定端盖板(8)通过动滑环(3)连接在所述舱体(1)的端部,在所述定端盖板(8)上分别设有用于添加物料的进料组件(4)、出料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种分解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包括一个滚筒(1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种分解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包括多个滚筒(101),相邻滚筒(101)之间通过法兰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菌种分解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滑环(3)包括有与所述舱体(1)固定连接的动环部(301)、能与动环部(301)相对转动的定环部(302);所述的动环部(301)与所述定环部(302)为同心圆环,之间具有缝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菌种分解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缝隙处设有细圆环。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菌种分解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2)包括有与所述舱体(1)固定连接的大齿圈(201)、与大齿圈(201)啮合的小齿轮、以及驱动小齿轮转动的电机,所述大齿圈(201)固定在所述动端盖板(7)上;所述进料组件(4)包括有设在所述定端盖板(8)上的进料法兰(401),在进料法兰(401)上分别设有进料料斗(4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颖钟业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德马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