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周围截骨术中后柱截骨定位拉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7526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髋臼周围截骨术辅助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髋臼周围截骨术中后柱截骨定位拉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用于伸入坐骨大孔内的定位杆,定位杆的面朝坐骨大切迹的一侧杆面构成用于贴合坐骨大切迹的定位基准面;由定位杆处向待截骨位置所在方向延伸有悬臂板状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下板面与定位杆的底端面间存有间距,且定位板的下板面构成与坐骨后柱上表面相抵靠的配合面;所述定位板的悬臂端与定位基准面间距等于预定的截骨保留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在手术中辅助手术者精准定位截骨保留距离,确保手术的执行精准性和安全性,并显著提升手术操作效率,利于临床应用。利于临床应用。利于临床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髋臼周围截骨术中后柱截骨定位拉钩


[0001]本技术属于髋臼周围截骨术辅助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髋臼周围截骨术中后柱截骨定位拉钩。

技术介绍

[0002]髋关节发育不良,简称“DDH”,是继发性骨性关节炎的常见因素之一。DDH患者由于髋臼对股骨头的覆盖不充分,头臼接触面积减少,导致单位面积压力增大,通常在早期出现髋部疼痛不适的症状。纠正髋关节结构异常,改变局部的应力集中,对提高DDH患者髋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疼痛症状以及延缓骨性关节炎的进展有重要作用。1988年,Ganz等首先报道了应用髋臼周围截骨治疗DDH,并且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目前是治疗年轻髋关节发育患者最广泛的手术技术。手术过程简要概述如下:患者仰卧位术中髂前上棘截骨后,将截骨块连同腹股沟韧带与缝匠肌一起牵向内侧;游离股直肌及其直头,不予切断,将髂关节囊肌自关节囊剥离,于髂腰肌肌腱与关节囊之问分离直至髋臼下沟,关节囊外行坐骨支前2/3截骨;在耻骨粗隆内侧行耻骨截骨,然后用摆锯、往复锯行髂骨和髋臼后柱截骨,截骨位置距离坐骨大切迹之间距离D为1.5cm,以便保持后柱的连续,参照图1所示。图1中阴影部分为需截骨去除区域a。确认截骨全部完毕后,向前外侧旋转骨块,经“C”型臂x线透视证实股骨头获得良好覆盖。上述截骨操作时,髋臼周围去完全游离后便于旋转,同时务必保留坐骨后柱b的部分完整性才能满足术后早期活动,术中确定截骨保留距离D为1.5cm,该保留距离至关重要,否则容易出现坐骨后柱b折断或截骨误入关节腔。然而,由于手术时患者仰卧位,髋臼后柱位置较深,术中显露困难,无法采用标尺测量保留距离,目前都是依据手术者的经验判断,常常会出现定位的失误。因此,寻找一辅助的定位方法,对于手术医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帮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且操作门槛较低的髋臼周围截骨术中后柱截骨定位拉钩,其能在手术中辅助手术者精准定位截骨保留距离,确保手术的执行精准性和安全性,并显著提升手术操作效率,利于临床应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髋臼周围截骨术中后柱截骨定位拉钩,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伸入坐骨大孔内的定位杆,定位杆的面朝坐骨大切迹的一侧杆面构成用于贴合坐骨大切迹的定位基准面;由定位杆处向待截骨位置所在方向延伸有悬臂板状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下板面与定位杆的底端面间存有间距,且定位板的下板面构成与坐骨后柱上表面相抵靠的配合面;所述定位板的悬臂端与定位基准面间距等于预定的截骨保留距离。
[0006]优选的,所述定位杆外形呈四方杆体状,定位板板面垂直定位杆杆长方向;所述定位基准面位于定位杆的正面处,定位板的固定端装配于定位杆的其中一侧面处,定位板的悬臂端垂直定位基准面并向截骨位置所在方向延伸。
[0007]优选的,所述定位杆的底端设置提钩,从而在定位杆产生轴向上提动作时提钩可由下而上的勾住坐骨后柱下表面;所述定位板的固定端可沿定位杆杆长方向作往复直线动作,此时定位板与提钩彼此配合夹持坐骨后柱。
[0008]优选的,所述提钩外形呈与定位板板面平行的平板状;在沿定位杆杆长方向的轴向视角下,定位板的投影与提钩的投影彼此空间避让。
[0009]优选的,定位杆内布置中空管腔,中空管腔内布置可沿定位杆杆长方向往复滑动的滑移杆,滑移杆上套设有压簧;压簧的底端与滑移杆上同轴布置的环形凸起间形成抵靠配合,压簧的顶端沿滑移杆轴向向上延伸并与中空管腔管壁处同轴凸设的限位凸环间形成抵靠配合;定位杆上段杆身处设置连通中空管腔的上连通孔,拨杆伸入上连通孔内并与滑移杆顶端构成固接配合;定位杆下段杆身处设置连通中空管腔的下连通孔,定位板的固定端伸入下连通孔内并与滑移杆的底端构成固接配合。
[0010]优选的,所述上连通孔及下连通孔均位于定位杆的同侧杆面处。
[0011]优选的,本定位拉钩还包括布置在定位杆顶端处的便于握持的把手。
[0012]优选的,所述截骨保留距离为1.5cm。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抛弃了传统的误差率较高的经验操作方式,本技术另辟蹊径的设计了一种专用的标准化工具,用于精准的测定截骨保留距离,以保证每次截骨操作的截骨线均位于标准范围内,进而保证术后的后柱完整性不被破,并避免出现后柱折断或截骨误入关节腔等意外状况发生。具体使用时,每当需要进行截骨时,只需将本技术伸入坐骨大孔,并保持定位杆的定位基准面贴合坐骨大切迹,再将定位板压在坐骨后柱上表面处,此时定位板的悬臂端的外缘线即形成了预定的截骨线。当沿截骨线进行截骨时,由于定位板的悬臂端与定位基准面间距等于预定的截骨保留距离,因此截骨后的后柱宽度也刚好能够满足使用需求。
[0015]综上,本技术构造简洁且使用方便,操作门槛低,能在手术中辅助手术者精准测算截骨保留距离,从而准确定位出截骨线,确保手术的执行精准性和安全性,并显著提升手术操作效率,利于临床应用。
[0016]2)、作为定位杆而言,其可以为圆杆或多棱柱杆等多种杆体构造,甚至还可以为非直线杆体。本技术优选采用四方杆体状,也即正四棱柱状直杆,以保证使用需求。实际操作时,定位板位于定位杆一侧,这样,在手术操作时的近乎轴向的视角下,定位基准面不会被定位板所遮挡,能准确的目视定位基准面贴合坐骨大切迹,保证定位板的悬臂端的外缘线始终准确位于理想的截骨线上。
[0017]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方案,单纯的依靠施加自上而下的压力来维持定位板压在坐骨后柱上,显然对手术者的劳动强度要求较高。本技术通过额外增加提钩,使得工作时,能依靠定位板与提钩彼此配合夹持坐骨后柱,以保证操作上的便捷性。由于提钩的存在,因此更应当使得定位板的投影与提钩的投影彼此空间避让,以确保提钩的操作视野。
[0018]4)、进一步的,当使用提钩与定位板的组合结构时,定位板优选依靠压簧来实现沿定位杆杆长方向的升降动作,以保证在卸力时,定位板能可靠的压在坐骨后柱上,而在施加拉力时则与提钩配合松开对坐骨后柱的夹持动作。压簧的存在,使得本技术类似弹簧
钳一样,在使用时更进一步的降低操作强度,以提升其使用便捷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需截骨去除区域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0020]图2和图3为本技术的两种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3所示结构的剖视图。
[0022]本技术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
[0023]a

需截骨去除区域 b

坐骨后柱
[0024]10

定位杆 10a

定位基准面
[0025]11

提钩 12

中空管腔 12a

限位凸环
[0026]20

定位板 3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髋臼周围截骨术中后柱截骨定位拉钩,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伸入坐骨大孔内的定位杆(10),定位杆(10)的面朝坐骨大切迹的一侧杆面构成用于贴合坐骨大切迹的定位基准面(10a);由定位杆(10)处向待截骨位置所在方向延伸有悬臂板状的定位板(20),所述定位板(20)下板面与定位杆(10)的底端面间存有间距,且定位板(20)的下板面构成与坐骨后柱上表面相抵靠的配合面;所述定位板(20)的悬臂端与定位基准面(10a)间距等于预定的截骨保留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髋臼周围截骨术中后柱截骨定位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10)外形呈四方杆体状,定位板(20)板面垂直定位杆(10)杆长方向;所述定位基准面(10a)位于定位杆(10)的正面处,定位板(20)的固定端装配于定位杆(10)的其中一侧面处,定位板(20)的悬臂端垂直定位基准面(10a)并向截骨位置所在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髋臼周围截骨术中后柱截骨定位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10)的底端设置提钩(11),从而在定位杆(10)产生轴向上提动作时提钩(11)可由下而上的勾住坐骨后柱下表面;所述定位板(20)的固定端可沿定位杆(10)杆长方向作往复直线动作,此时定位板(20)与提钩(11)彼此配合夹持坐骨后柱。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髋臼周围截骨术中后柱截骨定位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钩(11)外形呈与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运峰方望薛晨曦高强李家乐荆珏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