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海洋气象表面漂流观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7492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海洋气象表面漂流观测仪,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底部所述下壳体的顶部通过紧固螺栓密封连接,所述上壳体的内壁的两侧之间采用密封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顶部设置为测量仪器舱,所述测量仪器舱的内壁的底部设置有处理器。涉及环保、气象技术领域。该新型海洋气象表面漂流观测仪,通过扩展传感器和紧固组件的设置,实现了海水传感器扩展功能,以及通过电池、配重块和夹紧组件的设置,有效的对传统只能配置固定电源系统的方案进行优化,增加了浮标体配套的标准化电源组件,并设计成可反复拆卸的结构,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电源组件,为短期海上实验和观测任务提供了低能耗的方案选择。上实验和观测任务提供了低能耗的方案选择。上实验和观测任务提供了低能耗的方案选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海洋气象表面漂流观测仪


[0001]本技术涉及环保、气象
,具体为一种新型海洋气象表面漂流观测仪。

技术介绍

[0002]海洋表面漂流观测仪是一种可以在海洋表面漂流,随洋流移动,并可以对途径位置进行海洋表面气象观测的仪器。观测仪重量轻,可以观测空气温湿度、气压、风速、风向等要素。主要由测量传感器,数据采集,数据通讯单元,太阳能电源部分组成。
[0003]现有市面上的海洋表面漂流观测仪,主要分为两类:具有风速风向测量能力的,和不具有风速风向测量能力的。而可观测风速风向的海洋表面漂流观测仪只可以测量:海表面空气温度、海表面空气湿度、海水温度、海水盐度;而且现有市面上的海洋表面漂流观测仪,不便于对电池或配重块进行安装,以至于在操作的过程中,费时费力,无法保证其安装后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海洋气象表面漂流观测仪,解决了不便于对电池或配重块进行安装,以至于在操作的过程中,费时费力,无法保证其安装后的稳定性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海洋气象表面漂流观测仪,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底部所述下壳体的顶部通过紧固螺栓密封连接,所述上壳体的内壁的两侧之间采用密封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顶部设置为测量仪器舱,所述测量仪器舱的内壁的底部设置有处理器,所述上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温湿度测量传感器,所述固定杆的顶端设置有气象测量传感器,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通过紧固螺栓密封固定连接有密封罩,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位于所述密封罩的内部,所述密封罩上设置有扩展传感器,所述扩展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所述连接头连接,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水帆固定件,所述水帆固定件上设置有两个紧固组件,所述下壳体的内壁的底部设置U型框,所述U 型框的内壁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夹紧组件,所述U型框的内部通过两个夹紧组件设置有配重块和电池,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夹紧框,所述夹紧框的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套环块,所述夹紧框的内壁的正面和背面之间滑动连接有两个运动块,两个所述运动块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绳索,两个所述运动块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弹簧分别设置于套环块的顶部和底部,两个所述绳索的一端均依次贯穿所述套环块和夹紧框并延伸至所述夹紧框的外部,所述夹紧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O型框,所述O型框的一侧设置有螺栓钉,两个所述绳索延伸至所述夹紧框的外部的一端通过螺栓钉固定于所述O型框的内部,两个所述运动块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驱动杆,两组所述驱
动杆的一端均贯穿所述夹紧框并延伸至所述夹紧框的外部,两组所述驱动杆延伸至所述夹紧框的外部的一端均活动连接有夹紧板,两个所述夹紧板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辅助板;
[0008]通过扩展传感器和紧固组件的设置,实现了海水传感器扩展功能;
[0009]通过气象测量传感器集成了电子罗盘、GPS定位、双轴固态罗盘、三轴加速度计,无需现场对仪器北向,无需调整仪器水平,无需保持仪器静止状态,可以满足各种场景的使用。且直接可以得到真风速和真风向数据;
[0010]电池、配重块和夹紧组件的设置,有效的对传统只能配置固定电源系统的方案进行优化,增加了浮标体配套的标准化电源组件,并设计成可反复拆卸的结构,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电源组件,为短期海上实验和观测任务提供了低能耗的方案选择。
[0011]进一步地,所述紧固组件包括活动框,所述活动框的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两端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均与所述活动框的内壁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贯穿所述活动框并延伸至所述活动框的外部。
[0012]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移动块的另一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两个所述滑动块与两个所述移动块的另一侧均设置为倾斜面,并且倾斜角度为20

60度,两个所述滑动块的另一侧均贯穿所述活动框并延伸至所述活动框的外部,两个所述滑动块延伸至所述活动框的外部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弧形夹紧块,两个所述滑动块贯穿活动框的位置设置有密封套。
[0013]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滑动块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两个所述挤压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于所述活动框的内壁的另一侧。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该新型海洋气象表面漂流观测仪,通过扩展传感器和紧固组件的设置,实现了海水传感器扩展功能,以及通过电池、配重块和夹紧组件的设置,有效的对传统只能配置固定电源系统的方案进行优化,增加了浮标体配套的标准化电源组件,并设计成可反复拆卸的结构,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电源组件,为短期海上实验和观测任务提供了低能耗的方案选择。
[0017]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原理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夹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夹紧组件的结构剖视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紧固组件的结构剖视图。
[0023]图中,1

上壳体、2

下壳体、3

分隔板、4

测量仪器舱、5

固定杆、6
‑ꢀ
温湿度测量传感器、7

气象测量传感器、8

第一连接板、9

密封罩、10

连接头、11

扩展传感器、12

水帆固定件、13

紧固组件、131

活动框、132

双向丝杆、133

移动块、134

滑动块、135

弧形夹紧
块、136

第二连接板、137
‑ꢀ
挤压弹簧、14

处理器、15

U型框、16

夹紧组件、161

夹紧框、162

套环块、 163

运动块、164

绳索、165

第一弹簧、166

O型框、167

螺栓钉、168

驱动杆、169

夹紧板、1610

螺纹杆、1611

辅助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海洋气象表面漂流观测仪,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的底部所述下壳体(2)的顶部通过紧固螺栓密封连接,所述上壳体(1)的内壁的两侧之间采用密封固定连接有分隔板(3),所述分隔板(3)的顶部设置为测量仪器舱(4),所述测量仪器舱的内壁的底部设置有处理器(14),所述上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上设置有温湿度测量传感器(6),所述固定杆(5)的顶端设置有气象测量传感器(7),所述下壳体(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板(8),所述第一连接板(8)的底部通过紧固螺栓密封固定连接有密封罩(9),所述第一连接板(8)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头(10),所述连接头(10)位于所述密封罩(9)的内部,所述密封罩(9)上设置有扩展传感器(11),所述扩展传感器(11)通过导线与所述连接头(10)连接,所述下壳体(2)的底部设置有水帆固定件(12),所述水帆固定件(12)上设置有两个紧固组件(13),所述下壳体(2)的内壁的底部设置U型框(15),所述U型框(15)的内壁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夹紧组件(16),所述U型框(15)的内部通过两个夹紧组件(16)设置有配重块(17)和电池(18),所述夹紧组件(16)包括夹紧框(161),所述夹紧框(161)的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套环块(162),所述夹紧框(161)的内壁的正面和背面之间滑动连接有两个运动块(163),两个所述运动块(163)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绳索(164),两个所述运动块(163)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65),两个所述第一弹簧(165)分别设置于套环块(162)的顶部和底部,两个所述绳索(164)的一端均依次贯穿所述套环块(162)和夹紧框(161)并延伸至所述夹紧框(161)的外部,所述夹紧框(16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O型框(166),所述O型框(166)的一侧设置有螺栓钉(167),两个所述绳索(164)延伸至所述夹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军宝杨蕃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志信环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