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胃管末端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7432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胃管末端固定装置,包括轴体以及设置于轴体两端的用于固定胃管末端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轴体对应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位置分别包括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具有用于包裹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的可开合结构,所述轴体还包括设置于中间部位的胃管末端固定槽。轴体用于放置及固定胃管末端;卡扣用于对胃管末端进行初步固定;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用于对胃管末端进行进一步加固,防止胃液、食物返流;可开合结构便于开合,用于进一步固定胃管末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加固胃管末端,防止胃液、食物返流,避免医用负压鼓连接处脱落。避免医用负压鼓连接处脱落。避免医用负压鼓连接处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胃管末端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胃管末端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胃管是由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的医疗器械。在肿瘤科很多患者由于长时间的放疗和化疗,导致营养不良,需要通过胃管给予肠内营养的补充,医护人员为患者进行胃管鼻饲后,通常对胃管末端选用无菌纱布块包裹,然后用细绳捆绑或用橡皮圈系紧或用夹子夹紧,以防止流质饮食、药物和液体等反流,但是固定效果不佳,容易引起纱布渗湿,导致污染。此外,很多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并发肠梗阻,此时需要为患者留置胃管,并连接医用负压鼓,以达到胃肠减压的作用,但负压鼓与胃管末端连接处常在患者翻身,活动过程中不经意间松脱,导致患者情绪紧张,增加了护士更换负压鼓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加固胃管末端,防止胃液、食物返流,避免医用负压鼓连接处脱落的多功能胃管末端固定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r/>[0005]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胃管末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轴体(1)以及设置于轴体(1)两端的用于固定胃管末端的第一固定件(2)和第二固定件(3),所述轴体(1)对应第一固定件(2)和第二固定件(3)位置分别包括第一卡扣(4)和第二卡扣(5),所述第一固定件(2)和第二固定件(3)具有用于包裹第一卡扣(4)和第二卡扣(5)的可开合结构,所述轴体(1)还包括设置于中间部位的胃管末端固定槽(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胃管末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床单固定夹(6),所述床单固定夹(6)通过软绳(7)与轴体(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胃管末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2)包括第一固定带(22)和第一配合体(21),所述第一配合体(21)包括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胜万永慧郑博陆颖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