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集雨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7380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集雨灌溉装置,包括:集雨漏斗、过滤器、储水瓶、灌溉软管及支撑底座,集雨漏斗包括一体连接的上部漏斗和下部漏斗管;过滤器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及包覆壳体外周的过滤层,壳体上设有过滤孔,过滤器下部穿插在下部漏斗管内侧或下部外侧设置螺纹与下部漏斗管内侧配置的螺纹连接;储水瓶的瓶口与漏斗管螺纹连接;灌溉软管位于储水瓶底部且与储水瓶连通,灌溉软管上设置机械阀门或电磁阀门;支撑底座上具有卡接槽,储水瓶下端卡接在卡接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集雨水的收集、储存、灌溉为一体,且运行中不消耗任何能源,也无需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日常维护,适用于干旱的偏远地区。适用于干旱的偏远地区。适用于干旱的偏远地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集雨灌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集雨灌溉
,特别涉及在干旱地区的一种便携式集雨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干旱地区为最大限度的利用降雨资源,常常将雨水进行收集,待干旱季节来临时,使用已收集的降雨进行灌溉植物。可现有集雨灌溉方式往往采用建设集雨灌溉工程,即建设集雨场、输水管道、蓄水池、灌溉系统等大型设施。此种方法不仅需要大面积斜坡场地,而且需要大量资金。对于一些交通不便、资金困难的偏远地区,集雨灌溉工程方式很难推广,即便是建成了,后期维护正常运行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尤其对于沙漠地区,一场风沙过后,辛辛苦苦建设而成的集雨灌溉工程被风沙淹没,集雨灌溉功能全部丧失。
[0003]当下前沿技术是改变集雨器的组成,即利用集水漏斗、过滤网、导水管和储水桶进行收集降雨,再外接灌溉系统进行植物灌溉。采用此种方法,集雨器经常堵塞,风沙过后容易丢失;且灌溉系统一般使用电力为驱动能源。对于以上两点,一些干旱、风沙较大的偏远地区,是很难或者无法突破的障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集雨灌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集雨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雨漏斗(1)、过滤器(2)、储水瓶(3)、灌溉软管(4)及支撑底座(6),所述集雨漏斗(1)包括一体连接的上部漏斗(11)和下部漏斗管(12); 所述过滤器(2)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及包覆壳体外周的过滤层,所述壳体上设有过滤孔,所述过滤器(2)下部穿插在所述下部漏斗管(12)内侧或下部外侧设置螺纹与所述下部漏斗管(12)内侧配置的螺纹连接; 所述储水瓶(3)的瓶口与所述漏斗管(12)螺纹连接; 所述灌溉软管(4)位于所述储水瓶(3)底部且与所述储水瓶(3)连通,所述灌溉软管(4)上设置机械阀门(5); 所述支撑底座(6)上具有卡接槽,所述储水瓶(3)下端卡接在所述卡接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携式集雨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漏斗(11)顶端直径为40cm~60cm,所述下部漏斗管(12)直径为5cm~1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携式集雨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为缠绕在所述壳体外周的滤纸、纱布或过滤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携式集雨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瓶(3)高度为25cm~50cm,所述储水瓶(3)瓶底直径为20cm~40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携式集雨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6)包括三根固定钢管(61)和底盘,所述固定钢管(61)插入土中;所述底盘固定在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天明石红标王志军崔志永石珉孙伟巩维屏
申请(专利权)人: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