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存仁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吸盘式负压引流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7364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吸盘式负压引流瓶装置,包括负压引流瓶、吸盘和导引装置,负压引流瓶通过所述导引装置于所述吸盘相连接,以接收通过所述吸盘吸收的渗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吸盘连接负压瓶,形成便携式的负压装置,一方面可以及时的吸收渗液,延长了敷料的寿命,一般可以放置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吸盘式负压引流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吸盘式负压引流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糖尿病足治疗后期到上皮爬行期的时候,我们会选用能促进上皮爬行的一次性聚乙烯护创敷料,其原理:利用特种聚乙烯醇医用生物材料的三层复合结构压缩产生“虹吸效应”和类似像注射针筒的“唧筒效应”,形成微负压,能够快速吸收创面或伤口渗液,达到创面引流的效果,所以叫微动力负压。在用上敷料后,若敷料吸收渗液饱和后便需更换,通常为3

4天。但在临床中我们发现,对于一些皮肤缺损较大的伤口,每天的渗液较多,一块敷料往往仅能维持1

2天,甚至有些半天就需要更换。这样不但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劳动量,最重要的是病人的治疗费用太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吸盘式负压引流瓶装置。
[0004]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便携吸盘式负压引流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负压引流瓶,可通过挤压所述负压引流瓶控制压力;
[0007]吸盘,用于接触并吸收渗液;
[0008]导引装置,用于传输通过所述吸盘吸收的渗液;
[0009]其中,所述负压引流瓶通过所述导引装置于所述吸盘相连接,以接收通过所述吸盘吸收的渗液。
[0010]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盘上设置有单透膜。
[0011]进一步,所述吸盘的直径为120mm。
[0012]进一步,所述负压引流瓶侧壁设置有横向凹槽。
[0013]进一步,所述横向凹槽的数量为5道。
[0014]进一步,所述导引装置包括导管、连接头和进水口,其中,所述导管设置有若干段,第一段的一端与所述负压引流瓶相连,第一段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头与第二段的一端相连,第二段的另一端通过进水口与第三段的一端相连,第三段的另一端与所述吸盘相连。
[0015]此外,所述导管为硅胶管。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作为一种便携吸盘式负压引流瓶装置,包括负压引流瓶、吸盘和导引装置,负压引流瓶通过所述导引装置于所述吸盘相连接,以接收通过所述吸盘吸收的渗液。本技术通过将吸盘连接负压瓶,形成便携式的负压装置,一方面可以及时的吸收渗液,延长了敷料的寿命,一般可以放置5

7天,不但减少了病人的经济负担,也为医护人民减少了工作量,并且因其为便携式,病人活动也比较方便,可接受度比较高使用也非常方便,对提高门诊优质护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9]图2为本技术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参照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吸盘式负压引流瓶装置,其包括:负压引流瓶1,可通过挤压所述负压引流瓶1控制压力,负压引流瓶1侧壁设置有横向凹槽11,横向凹槽11的数量为5道,横向凹槽11的设置有利于使用者的把握;吸盘2,用于接触并吸收渗液,吸盘2上设置有单透膜21,吸盘2的直径为120mm,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吸盘2的直径大小;导引装置3,用于传输通过所述吸盘2吸收的渗液;其中,所述负压引流瓶1通过所述导引装置3于所述吸盘2相连接,以接收通过所述吸盘2吸收的渗液。
[0022]导引装置3包括导管31、连接头32和进水口33,其中,所述导管31设置有若干段,第一段的一端与所述负压引流瓶1相连,第一段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头32与第二段的一端相连,第二段的另一端通过进水口与第三段的一端相连,第三段的另一端与所述吸盘2相连。导管31为硅胶管,采用硅胶管既环保,且性质稳定。
[0023]本技术通过将吸盘连接负压瓶,形成便携式的负压装置,一方面可以及时的吸收渗液,延长了敷料的寿命,一般可以放置5

7天,不但减少了病人的经济负担,也为医护人民减少了工作量,并且因其为便携式,病人活动也比较方便,可接受度比较高使用也非常方便,对提高门诊优质护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0024]以上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以及相近的领域,这些都不构成对本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制,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该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吸盘式负压引流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引流瓶(1),可通过挤压所述负压引流瓶(1)控制压力;吸盘(2),用于接触并吸收渗液;导引装置(3),用于传输通过所述吸盘(2)吸收的渗液;其中,所述负压引流瓶(1)通过所述导引装置(3)于所述吸盘(2)相连接,以接收通过所述吸盘(2)吸收的渗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吸盘式负压引流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2)上设置有单透膜(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吸盘式负压引流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2)的直径为12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吸盘式负压引流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引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存仁
申请(专利权)人:陈存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