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组装电表的螺丝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7339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组装电表的螺丝机,该用于组装电表的螺丝机中,旋转台能转动的设于机架上,运料台邻近机架布置,上料机构、加工装置和下料机构沿旋转台的转动方向依次布置,旋转台沿自身的转动方向的上游至下游依次布置有上料位、加工位和下料位,上料机构将运料台出料口处未装配的电表输送至上料位处,并通过旋转台的转动移送至加工装置处进行组装,加工后的电表通过下料机构从下料位取下并移送至运料台的下料口处,并通过运料台移送至下一工位,这样旋转台、运料台、上料机构、加工装置和下料机构的配合,形成完整的装配流水线,无需人工操作定位即可实现打螺钉工序,生产效率高,不会产生废品,十分实用。十分实用。十分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组装电表的螺丝机


[0001]本技术涉及电表装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组装电表的螺丝机。

技术介绍

[0002]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数据采集的基本设备之一,承担着原始电能数据采集、计量和传输的任务,是实现信息集成、分析优化和信息展现的基础。智能电表除了具备传统电能表基本用电量的计量功能以外,为了适应智能电网和新能源的使用它还具有双向多种费率计量功能、用户端控制功能、多种数据传输模式的双向数据通信功能、防窃电功能等智能化的功能。
[0003]智能电表在生产完成之后,需要对其罩壳和底座进行组装,即先将罩壳和底座卡扣在一起,然后在边角处打螺钉,最初打螺钉是采用人工完成,显然效率低下,随后一部分厂家采用了定位工装和电动螺丝批配合工作的形式,大大提升了组装的效率,但是由于这样的组装形式仍然需要人工取放,随着目前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这种组合装配的形式依然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0004]因此,亟需一种更为高效的组装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抓取上料、加工并下料的用于组装电表的螺丝机。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够对旋转台上待装配电表进行准确定位的用于组装电表的螺丝机。
[0007]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组装电表的螺丝机,包括:
[0008]机架;
[0009]还包括有:
[0010]旋转台,能转动的设于所述机架上,且转动轴线竖向延伸,该旋转台沿自身的转动方向的上游至下游依次布置有上料位、加工位和下料位;
[0011]运料台,邻近所述机架布置,该运料台具有出料口和回料口;
[0012]上料机构,用来将运料台出料口处未装配的电表输送至上料位处,沿旋转台的转动方向布置在所述运料台的上游,其动力输出端具有能在所述运料台出料口和旋转台之间来回移动的第一夹持组件;
[0013]加工装置,沿旋转台的转动方向布置在所述运料台的下游且邻近所述加工位布置,该加工装置具有用来旋扭螺丝的刀头;以及
[0014]下料机构,用来将装配后的电表自下料位取下并移送至运料台的下料口处,沿旋转台的转动方向布置在所述加工装置的下游,其动力输出端具有能在所述旋转台和运料台的回料口之间来回移动的第二夹持组件。
[0015]为了确保在旋转台的转动过程中,位于其上的待装配电表不会因为离心力的作用而产生位移,优选地,所述旋转台在周向上间隔设有至少三个用来限位电表的定位座,在所述旋转台转动至各个定位座与上料机构、加工装置和下料机构之中的其中一个相对应时,所述旋转台上对应形成所述的上料位、加工位和下料位。
[0016]为了确保上料时,在运料台和旋转台之间具有足够的取料空间,该上料机构采用抓取的形式进行上料,优选地,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上料台和悬臂,所述悬臂其中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上料台上且转动轴线竖向延伸,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安装在所述悬臂的第二端,并在所述悬臂的转动作用下,在所述运料台出料口和上料位之间来回摆动。
[0017]为了确保夹持组件能够准确抓取处于不同放置角度的待装配电表,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支撑板和第一气动夹爪,所述悬臂的第二端设有机头,所述机头的动力输出端具有竖向延伸且沿自身轴线转动的连接杆,所述支撑板连接在该连接杆上,并能随连接杆同步转动,所述第一气动夹爪安装在所述连接杆上。
[0018]为了提高抓取效率,所述第一气动夹爪至少有两个,且沿所述支撑板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且各所述第一气动夹爪的输出端具有相对布置的两个爪头,两个爪头能相对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以对应抓取或者松开待装配的电表。
[0019]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加工装置还包括有用来定位电表的限位机构和用来驱动刀头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在所述旋转台转动至定位座处于加工装置处的状态下,所述限位机构至少局部位于所述定位座的上方并对定位座上的待装配电表形成限位,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刀头均位于所述限位机构的上方,且第一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刀头驱动连接。
[0020]为了取保第一驱动机构的动力能够传递至刀头处,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轴竖向延伸,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刀头上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通过关节轴联动。
[0021]为了确保刀头在加工时靠近电表,而在取放电表时,不会对旋转台的转动造成干涉,所述加工装置还包括支撑架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支撑架驱动连接,以使所述支撑架相对机架上下移动,所述刀头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并能随支撑架同步向下或者向上移动,以对应地靠近或者远离待装配的电表。
[0022]为了方便装配,所述支撑架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台板和第二台板,所述刀头连接在所述第一台板上,所述第二台板上开设有供刀头穿过的避让缺口。
[0023]为了确保待装配电表牢固的定位在定位座上,优选地,所述第二台板的底部还设有压紧缓冲组件,所述压紧缓冲组件包括滑套、滑杆和弹性件,所述第二台板的避让缺口处还设有用来安装滑套的悬架,所述滑杆能上下滑动地约束在所述滑套内,所述弹性件作用在所述滑杆上,并使滑杆始终具有向下移动的趋势。
[0024]具体地,所述滑杆底部具有限位端头,所述弹性件为套设于所述滑杆上,并限位支撑在所述限位端头和所述悬架底部之间的弹簧。
[0025]为了确保刀头工作时,待装配电表不会左右偏转,具体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三驱动机构和用来限制待装配电表左右移动的第三夹持组件,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夹持组件相连接,并在所述旋转台转动至定位座处于刀头下方的状态下驱动第三夹持组件靠近或者远离定位座,以对应限位或者松开定位座上的待装配电表。
[0026]夹持组件可以是不同的形式,优选地,所述第三夹持组件具有用来限位待装配电表的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横截面基本呈U形,且所述限位框U形的两侧边上分别设有夹持气缸,在待装配电表限位在限位框内的状态下,两个夹持气缸分别和待装配电表的两侧面相抵。
[0027]为了实现对夹持组件中限位框最后一个侧边进行限位弥补,该第三夹持组件还包括有布置在所述旋转台上方的中心区域的推料组件,所述推料组件包括用来连接在机架上的固定板、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推杆气缸以及推板,所述推板连接在所述推杆气缸动力输出端,且能在推杆气缸的驱动下沿旋转台的径向移动而靠近或者远离限位框的U形缺口,且在待装配电表限位于限位框内的状态下,所述推板与待装配电表的对应侧面相抵。
[0028]为了实现对装配后电表的下料,优选地,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定台板、动台板、第二气动夹爪以及第四驱动机构,所述定台板和动台板上下布置,所述定台板连接在机架上,所述第二气动夹爪安装在所述动台板的底部,所述第四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定台板上,且动力输出端连接在所述动台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组装电表的螺丝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旋转台(2),能转动的设于所述机架(1)上,且转动轴线竖向延伸,该旋转台(2)沿自身的转动方向的上游至下游依次布置有上料位(2a)、加工位(2b)和下料位(2c);运料台(3),邻近所述机架(1)布置,该运料台(3)具有出料口(3a)和回料口(3b);上料机构(4),用来将运料台(3)出料口(3a)处未装配的电表输送至上料位(2a)处,沿旋转台(2)的转动方向布置在所述运料台(3)的上游,其动力输出端具有能在所述运料台(3)出料口(3a)和旋转台(2)之间来回移动的第一夹持组件(40);加工装置(5),沿旋转台(2)的转动方向布置在所述运料台(3)的下游且邻近所述加工位(2b)布置,该加工装置(5)具有用来旋扭螺丝的刀头(50);以及下料机构(6),用来将装配后的电表自下料位(2c)取下并移送至运料台(3)的下料口处,沿旋转台(2)的转动方向布置在所述加工装置(5)的下游,其动力输出端具有能在所述旋转台(2)和运料台(3)的回料口(3b)之间来回移动的第二夹持组件(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台(2)在周向上间隔设有至少三个用来限位电表的定位座(20),在所述旋转台(2)转动至各个定位座(20)与上料机构(4)、加工装置(5)和下料机构(6)之中的其中一个相对应时,所述旋转台(2)上对应形成所述的上料位(2a)、加工位(2b)和下料位(2c)。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4)还包括上料台(41)和悬臂(42),所述悬臂(42)其中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上料台(41)上且转动轴线竖向延伸,所述第一夹持组件(40)安装在所述悬臂(42)的第二端,并在所述悬臂(42)的转动作用下,在所述运料台(3)出料口(3a)和上料位(2a)之间来回摆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40)包括支撑板(401)和第一气动夹爪(402),所述悬臂(42)的第二端设有机头(43),所述机头(43)的动力输出端具有竖向延伸且沿自身轴线转动的连接杆(44),所述支撑板(401)连接在该连接杆(44)上,并能随连接杆(44)同步转动,所述第一气动夹爪(402)安装在所述连接杆(44)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动夹爪(402)至少有两个,且沿所述支撑板(401)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且各所述第一气动夹爪(402)的输出端具有相对布置的两个爪头(4020),两个爪头(4020)能相对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以对应抓取或者松开待装配的电表。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装置(5)还包括有用来定位电表的限位机构(53)和用来驱动刀头(50)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51),且在所述旋转台(2)转动至定位座(20)处于加工装置(5)处的状态下,所述限位机构(53)至少局部位于所述定位座(20)的上方并对定位座(20)上的待装配电表形成限位,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1)和刀头(50)均位于所述限位机构(53)的上方,且第一驱动机构(51)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刀头(50)驱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1)的输出轴竖向延伸,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1)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连杆(511),所述刀头(50)上连接有第二连杆(501),所述第一连杆(511)和第二连杆(501)之间通过关节轴(502)联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装置(5)还包括支撑架(54)和第二驱动机构(52),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2)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支撑架(54)驱动连接,以使所述支撑架(54)相对机架(1)上下移动,所述刀头(50)安装在所述支撑架(54)上,并能随支撑架(54)同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欢汪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